沙龙聚智,共探新径——我校成功举办第二期辅导员研习坊资助育人创新实践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机电工程学院 韦柳婷 图/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朱江 )为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金教师”建设计划,2025年4月18日下午,学校在官塘校区举办第二期辅导员研习坊资助育人创新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沙龙研讨为鲜明特色,搭建起辅导员交流互鉴、思维碰撞的优质平台,为资助育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鱼·渔”资助育人工作室共同策划组织,活动聚焦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难点、痛点,致力于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覃日娜携学工队伍骨干、二级学院辅导员代表、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研讨,活动由“鱼·渔”资助育人工作室主持人韦柳婷主持。
本次辅导员研习坊采用经验分享和沙龙研讨方式开展,在经验分享环节,自治区级微课获奖者邓丽老师系统解析优秀案例创作方法,从政策解读到价值引领的叙事转换、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的模式升级等维度,结合视频剪辑技术要点,完整呈现微课作品的创作闭环。邓丽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干货满满,让在场老师收获颇丰,为后续的沙龙研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沙龙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资助育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投身于头脑风暴之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育人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隐形贫困生识别”这一真实案例切入,老师们仔细拆解学生消费数据里的“线索密码”,研究学生贫困认定的工作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在讨论“心理脆弱的慢就业学生”问题时,大家更是深入探索“心理赋能路径”“生涯规划支持”等具体举措,力求为这类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帮扶。整个会场研讨激烈,老师们在黑板上用简单明了的图表和文字勾勒出“问题树”,随着研讨的深入,这棵“问题树”逐渐结出了资助育人的智慧果实。每一个观点、每一条建议,都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研习活动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耦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强化了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性与感染力,还为构建“励志强能、发展导向”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此次活动也推动了我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向教学研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辅导员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学校将继续举办此类富有成效的研习活动,不断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邓丽分享资助育人微课制作经验
资助育人微课优秀作品鉴赏
参会老师认真探讨交流
部门网站审核:一审 陆露、二审 覃日娜、三审 陈月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