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匠心远航”生涯发展工作室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工作坊

来源: 作者: 编审: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新闻网消息(文、图/ 汽车工程学院 覃小红)为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构建"理论—实践—就业"一体化育人链条,4月25日,"匠心远航"生涯发展工作室在D4“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智造未来"职业能力提升工作坊。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技能培训高级专员韦勇豪应邀担任主讲,工作室主持人、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科科长曾志,分团委书记杨晓及全校 30 余名学生代表参与活动。

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曾志在致辞中强调,工作室始终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导向,致力于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她指出,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不仅需夯实专业基础,更要深度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工作坊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岗位胜任”的能力跃迁。

韦勇豪结合自身从业以来的经验,以“智能制造时代的职业能力重构”为主题展开分享。他通过柳工挖掘机智能化的案例解析,系统阐述了数字化装配、质量管控体系等核心模块,并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痛点,提出“三维能力模型”—即技术硬实力、职场软实力、行业洞察力。"职场不是单选题,而是应用题。" 韦勇豪以自身从一线技工转型培训专家的经历为例,鼓励学生:"像挖掘机精准作业一样,找到知识与技能的‘最佳切入点’,就能创造独特价值。"

分享结束后,学生围绕职业发展踊跃提问。针对“如何应对技术迭代焦虑”,韦勇豪建议:“抓住企业实训机会,比如柳工的智能设备运维项目,边实战边积累经验。”2023级一学生问及“非技术岗位如何突围”,他结合自身经历回答:“我转型培训师时,把技术案例编成通俗实用‘教材’,既懂专业又能表达,这就是竞争力。”

参与学生表示,通过与行业专家对话,不仅明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技能要求,更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在当代产业升级中的价值内涵,未来将主动对接行业需求,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本次工作坊的举办,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新范本,也为高校培养适应“智造未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探索了有效路径。


IMG_20250425_161709 座谈会现场

学院网站审核:一审 黄碧莹、二审 曾志、三审 覃宗万

学校网站审核:初审 党委宣传部 陈晨、终审 党委宣传部 罗世华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