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我校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新闻网消息(文/校团委 周虹、校学生会 罗惠琳 图/校学生会 黄海东 覃颇)截止2018年7月21日,我校5支校级服务队开展的为期5天的以“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校团委的4支服务队由校团委副书记韩霄、组织科科长周虹带领27名学生奔赴柳州市三江县独峒镇唐朝村、知了村、牙寨村、具盘村等4个村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另外一支服务队则是由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钟蒙蒙带领7名学生奔赴独峒镇岜团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服务队在当地开展青春扶贫、教育关爱服务、推普脱贫政策宣传、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家电维修、村寨防火用电检测、电商知识培训等,惠及群众千余人,维修家电180余件;对5个村寨的5所小学近8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教育关爱活动,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树立信心,同时还教授了一些应急救护、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知识;走访慰问了25户贫困户,进行走访调研,并送上慰问品。
此次我校“三下乡”行动是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结合共青团“青年大学习”活动进行统一安排的 ,实践项目依托我校五位第一书记挂职的帮扶村、社会实践基点等既有基层平台,经过校团委与5个贫困村前期数次的基层需求调研的过程,最终向上级团组织申报了包含美丽广西、国情区情观察、理论普及宣讲、教育关爱、文化艺术服务、青春扶贫等6个类别的7支团队,并于7月集中开展了此次实践活动。
希望之光,守护童心
此次支教教学工作针对5个贫困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围绕“素质拓展开阔眼界,希望之光守护童心”这一主题,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实行不同年级分班教学,即分为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三个班级进行教学;综合开设多种课程,共开设了国学经典传承、人文地理、趣味英语、创意手工、体育素拓、七彩绘画班、防欺凌防溺亡校园安全教育等课程;开展相应的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还组织了2场文艺汇报演出,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多彩的暑假。其中,围绕“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校团委开设了“咏柳堂——七彩手掌心”侗寨儿童手工绘画班、“七彩微心愿”爱心墙等专项行动,并收集到了32幅儿童绘画作品、300余名当地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卡片。这些作品和心愿卡也将在9月份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上进行公开展示,师生及市民可以进行心愿认领和义卖画捐赠,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共筑希望之光,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扬帆护航。
青春大学习,实践在继续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学习调研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白天支教,晚上跟随村干部进行入户调研,他们以青年的视角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在牙寨村,志愿者们了解到岜团风雨桥已有108年的历史时间,它的建成时间要比程阳桥要早,人畜分道的风雨桥,与侗寨山水风光紧紧相连,非常适合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2016年通车,穿过唐朝村的高速公路给电商协会的志愿者带来了启发,他们计划9月回校组队就唐朝村茶叶的电商推广作进一步的沟通,希望能将自身专业特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志愿者们在知了村、唐朝村以及具盘村进行入户调研与推普脱贫宣传时了解到,当地对青少年受教育的关注度较之往年有了明显提高,如在知了村归滚屯调研时,了解到三江县的642分高考状元正是出自归滚屯的一户贫困户家庭;具盘村的一名小升初成绩在全镇排名第二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但深深明白教育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家庭经济并不好的情况下,全家支持3个儿女继续上学,鼓励她继续读初中;唐朝村支书的儿子通过自身努力刻苦训练,在今年的高考中高分被广西艺术学院录取。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覆盖了我校五位第一书记挂职的贫困村,受到了第一书记、当地村委的大力支持,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受锤炼、提素质、长才干,也得到了服务地群众的高度肯定。柳职“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行动还将持续进行,也将继续引领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实践,助力侗乡精准扶贫,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青春大学习,青年在行动
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
志愿者们晚上休息的地方——会议室
对小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
为村民演示应急救护技巧
深入侗寨入户调研
调研了解农村青少年受教育情况
与知了村高考状元进行交流
家电维修部的同学们在热火朝天地集中维修家电
除了集中维修,还提供上门服务
带领村小学学生一起办一场文艺晚会
可爱的小主持人
“七彩微心愿“爱心墙,收获满满的心愿
“咏柳堂——七彩手掌心”手工绘画班,画出多彩的世界
书法课,一撇一捺修身心
地理课,带你看更广阔的世界
音乐课,哥哥陪你一起唱
体育课,咱们一起做运动
孩子们悄悄为志愿者们写下的满墙的暖心“告白”
有爱的志愿者,有爱的“三下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