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书馆动态>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超星期刊》开通试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7 08: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超星期刊介绍        超星集团

地址:qikan.chaoxing.com  需要注册,已有学校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账号的用户可直接登录使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线阅读逐渐成为高校和科研工作者的主流阅读趋势。相较之传统的图书馆、资料室,在线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覆盖面更广、资料更全更新频率更快,有助于检索者能够更快速地获取行业动态。但是,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数据库在大大提高人们检索效率的同时,也因其弱化了学术期刊栏目、缺乏凝聚某领域学术共同体、难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向移动端转型等问题,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夕阳产品。

基于上述问题,超星提出了基于“域出版”的超星期刊服务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域出版”是对期刊传统编辑出版模式里每期内容的“栏目化”组织方式,从而更好的体现学术期刊独特的学术价值、问题意识、学科倾向和专业尺度。)。内容服务方面,超星期刊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流媒体格式多终端同步出版,无并发、使用次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功能服务方面,超星期刊的全新服务模式,重点解决个性化阅读需求的采集、专业化阅读线索和阅读方案的提供、社区化阅读的交流与传播、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的互动以及知识的全媒体解读与可视化呈现,开创全新移动开放评价体系;全新增值服务方面,超星期刊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平台,该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流程、自助式、智能化的专题汇编功能,快速实现对各类文献的检索与筛选、分类与管理、汇编与创作、合成与阅读的域专题编创,以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和传播自己的知识成果。

超星期刊项目自2015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学术界、期刊界和出版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收录总量超过6500种,其中核心期刊超过1300种,独有期刊734种,预计2018年收录总量将达到8000种。

综上所述,超星期刊从供给侧、内容的精准提供以及知识服务的角度出发,打破了传统业务的信息壁垒,建立了优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供销的直通环境,打通了B to B优质内容的时实供给通道,使得图书馆阅读服务嵌入到学校的整个教学与科研系统中,构成了现代图书馆业务的新生态。

                 同类产品对比

模块名称

项目

超星期刊

其它厂商

内容服务

收录刊种

超星期刊两年完成收录总量6500种,其中核心期刊1300种独有期刊734种。

厂商一:24年完成7738种。

厂商二:20年完成5770种。

数据格式

具有时代特征的流媒体格式,同时保留PDF等传统出版格式。

只有传统出版格式。

更新速度

原排版文件出来后即可进行流媒体和PDF版式数据处理,平均周期7—10天。

需等纸质期刊印刷出版,并将纸质期刊邮寄到数据处理点后才开始处理,平均周期15—30天。

功能服务

学术共同体

移动服务平台支持读者、作者、编者在线实时交流互动,基于小组交流圈实现对学术问题的集中思考、判断、分析、协同与执行。

移动开放评价体系

为读者提供文章的引用、转发、评论、赞赏、浏览量等评价数据,全方位多维度的按不同脉络体系对期刊文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文章分享

(基于移动端)

期刊文章能直接导入到教学课程中;读者可以将优秀的期刊文章转发至笔记、小组、消息、微信、QQ,并能通过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直接打开阅读,实现优质内容的智慧分享。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超星期刊对刊物系统性的梳理,融入了大数据可视化回溯分析技术。

全新增值服务

域出版

超星期刊服务平台上有富媒体形式的学科专题,为读者推荐热点、焦点的学术前沿内容;读者可挑选优质期刊文章一键汇编成专题。

域搜索

知识关联、立体矩阵网络形式呈现。利用主题聚合和知识分类,实现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的双向切换,为实现所需内容查全查准提供智能支撑。

基于传统数据模式的检索设置和结果呈现;检索方式不适合移动终端,检索结果杂乱罗列。

全终端

PC端、手机、Pad、歌德机等多终端一体化,满足读者各种需求。

PC端。

无使用限制

超星期刊依托多种载体,实现无并发、无下载次数限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形态限制。

对期刊产品进行并发限制,使用次数限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