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促发展 专业调研助振兴——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赴三江县开展旅游发展调研
新闻网消息(文、图 /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 黄佳乐 张云霞 )2025年2月24日至26日,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任教师张云霞、黄佳乐、黄艳苗组成调研组,深入中国侗族三江核心腹地-柳州市三江县,开展为期三天的“旅游体验优化与产教融合路径探索”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游客动线热力分析、业态SWOT评估等方式,对三江县四大核心景区的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及服务保障提出优化建议,并结合“潮玩”提出创新设想。
三江文旅拥有“钻石优势”,作为桂湘黔三省交界黄金节点,三江县拥有四大优势:全国唯一侗族自治县,国家级5A景区和6个4A景区集群,2024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千年侗寨·梦萦三江”IP价值指数位列广西县域前三。
调研组在旅游宣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及全链条服务方面开展调研,发现程阳八寨在文化原真性、业态创新度、服务专业度、流量转化率等方面堪称文旅融合的“三江范式”。但从旅游发展角度,我们着眼点在于从产教融合角度提出一些粗浅建议。如交通方面,景区间交通接驳系统缺失,建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构建“高铁站智慧集散中心+县域旅游专线+共享微循环”三级网络,引入AI调度算法优化运力,并且在高铁站设立旅游集散智慧屏,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大幅提升旅游体验;住宿领域,推动建立旅游协会酒店分会,规范酒店运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美食环节,建议深入挖掘侗族传统菜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赋予每道菜独特的文化标签,并策划“侗味小吃地图”打卡活动。
调研团队针对重点文旅项目的运营效能开展专项评估,发现部分景区存在消费场景衔接不畅、季节性供需失衡等问题。在文化演艺板块,夜间体验项目的内容丰富度与游客驻留时长存在优化空间,建议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文化呈现形式,打造多维度沉浸式体验场景,有效延长消费时段;针对生态型景区,提出构建“农旅融合+全季运营发展”模式,设计主题化四季产品体系,激活非旺季旅游资源价值。此外,在历史街区更新方面,需进一步探索传统风貌保护与商业开发间的平衡机制,通过业态引导优化客群结构,增强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吸引力。
此次调研后团队写出1万5千字体验报告上交三江县委宣传部,是校地合作的一次有效尝试,同时检验了专业的调研能力和水平,随着“新质生产力”写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议程,贸旅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专业智慧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微薄力量。
调研组在布央茶园调研
调研组在丹洲古城调研
学院网站审核:一审 张云霞、二审 陈晓萍、三审 杨歌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