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招生就业>生涯规划指导>详细内容

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求职防骗锦囊来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0 14:25:5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然而部分违法之徒利用大学生的求职矛盾心理,进行坑蒙拐骗。下面小编就为同学们分享一些主要的就业诈骗:

高职高薪骗局。某服装公司发布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通知,吸引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很多毕业生报到后却安排到其它苦累岗位。

招聘会骗局。此类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参加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免费招聘。

黑中介骗局。这类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高昂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

培训费骗局。往往对求职心切的毕业生容易掉入此类陷阱。有的毕业生为争取能留在公司工作,辛苦干了近一个月,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要交3000元培训费。

试用骗局。毕业生上岗后一般有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或到期后蓄意辞退。

合同骗局。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

承诺骗局。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会口头许诺很多方面的优厚待遇。而当毕业生到岗后单位却并不兑现,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口说无凭,合同为据,关键还是签好合同。

骗报名费和体检费骗局。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一些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岗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会兑现,随后以各种借口敷衍应聘者。

就业“五警惕”

1.  警惕“黑中介”:指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的 非法机构。 

2.  警惕“黑中介”:指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的 非法机构。 

3.  警惕“培训贷”:指某些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

4.  警惕“乱收费”: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

5.  警惕“白嫖”单位:有的单位按照项目签合同/协议,结果合同/协议还要约定试用期或者实习期,给很少一点津贴,试用/实习期一结束,项目也结束了,直接白嫖了大部分正式工作的价值。另外,合同签一年,其中试用期就有六个月单位的也要特别注意。

 签约就业“五注意”

1.  谨慎“签约”,慎重“违约”

2.  特别留意“违约责任”的规定

3.  关于“违约金”的坑

4.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5.  关于“自愿解约”的坑

建议同学们尽量避免通过中介机构找工作,建议通过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学校校园招聘渠道、各高校就业网、国聘平台以及正规第三方平台获取就业信息。


终审:汽车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