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马院诵初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诵读活动暨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红莲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红莲 韦姿)为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广西团结进步事业成功经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品牌建设。2022年5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达理楼306会议室召开“书香马院诵初心”接力诵读会。此次诵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由蓝星华副院长领读,全体教职工参加诵读。围绕主题,欧阳娟、郭星、邓红莲三位老师做了心得体会分享,韦姿老师做了案例分享。
韦姿老师以《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题做案例分享,讲述了广西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的重大部署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效。她讲到,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面提升民族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郭星老师认为,高校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的本质要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多样化的桂中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下,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可以挖掘、利用丰富的特色教育资源,设计实践活动类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缅怀革命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感知民族文化魅力中树立文化自信。
欧阳娟老师总结了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很大成绩的重要原因:一是广西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三是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邓红莲老师就当前情况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六个基础进行了分享: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政治基础;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认识基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基础;增强各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思想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物质基础;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法治基础。
蓝星华副院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融入日常思政教学,引领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广西贡献。
蓝星华副院长主持会议
韦姿老师做案例分享
郭星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欧阳娟老师分享心得体会
诵读会现场
部门网站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蓝星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