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详细内容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29 14:57:22 浏览次数: 【字体:

新闻网消息(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旭阳  全体教职工)5月22日上午九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

近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热切关注“两会”动态,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热议“两会”精神及政府工作报告

学院院长左妮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有力量、有内容、有勇气、有决心,体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让人备受激励和鼓舞,也坚定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及时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努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学院副院长蓝星华: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汇聚起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相信只要我们奋力前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思政课教师汪琦:连续关注两会新闻报道,我特别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特别是连日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六稳”“六保”谈认识、明方向、析路径更是切实体现了民生之本,民生为大,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脱贫攻坚进入最后阶段,同时面对疫情影响的巨大压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我们一定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心理课教师安华平:奋进正当时,追梦再出发。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为梦想砥砺前行。两会的召开,人们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教书育人工作中,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

思政课教师蔡梦雅: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多更高的期望,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最美的声音”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凝聚着亿万大众的意愿和期盼。人民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我们从人民中来,必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从全国两会不断传来的“最美的声音”中,人民的声音最动听。

心理课教师曾昭武: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感到自豪,祝愿两会圆满成功。

学院组织员陈旭阳: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和事实都围绕着物价、养老、环保、就业、医保等民生话题,李克强总理反复提到“保就业、保民生”等六保、“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减费降税”等等,把民生融入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心理课教师董绿英:通过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特别有感受,一是会议的最后召开,表明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二是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让我内心感动并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今年是脱贫攻坚年,要继续做好支持脱贫工作,在年末交上一份满意的答案。同时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合疫情中的感动事迹,激发学生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情感,做好心理教育工作。

思政课教师冯新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真正做到了将现今的信息技术,与坚实的制造业能力相结合。二者合一,共同打赢这场新冠战“疫”。相信,“新基建”写入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在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下,数字化新基建将成为将来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拥有“基建狂魔”的实力以及数字化新基建的中国,在疫情下脱胎换骨,并且可以预见,在疫情之后,新基建将以全新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

思政课教师龚文静:作为思政课老师每年都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精神,不断更新授课素材,将最新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新基建可以融入到概论课经济发展新理念中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个内容中。

思政课教师古志华:今年的“两会”是在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我国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的情况下召开的,我本人非常关注,这次“两会”着力解决的议程也非常贴合全国人民的期望,如国家安全在香港的落实问题、民法典、全面小康、反腐等等,我将会继续关注相关信息,学习其中的精神内容,并在工作中认真宣传贯彻。

思政课教师黄海峰:今年的全国“两会”开会时间因为“疫情”影响晚了两个多月,但是会议的很多干货依然让人倍感振奋。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脱贫工作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没有提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彰显出中国人民越来越成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注意把两会精神融进去。

思政课教师黄志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指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面临风险挑战以及我国独特政治和制度、经济基础、市场潜力人民优势彰显了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化危为机,勇闯难关的信心和决心。今后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切实增强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增强 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课教师景凌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2020年5月21日、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5月25日,我们直属六支部的全体党员一起通过企业微信平台聆听了蓝星华副院长对两会精神的解读。作为思政课教师,我自己也通过网络、电视和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认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将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融入基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畅谈学习感想与体会。

思政课教师梁承良:此次两会,是在全国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民经济一季度负增长,个别国家在国际上捣鼓‘起诉中国',美国强力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召开。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党保持着坚定的战略定力,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稳扎稳打地推动各项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基建"的名目中,明确将在高铁、半导体、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继续发力,这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实现国家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时期,两会在规划中展现出的这些举措,充分地证明了,我们党是一个把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施政出发点的政党,是一个敢于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并具有坚定克难意志的政党。由这样政党来领导,乃中国之幸,民族之幸!

心理课教师梁竹:“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疫情冲击下,学生的就业成为主要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从思想入手,着眼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弹性和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帮助学生恢复活力,修复学生对于自己、对于专业、对于 学校、对于社会的信心,才是正道,才能促进学生积极落实认真学生,精长技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欧阳娟:2020年全国两会有一项重要议程备受关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审议。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地影响。 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这是一部涵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规则秩序的法律草案。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老百姓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首部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在教学中,我会将最新的民法典内容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思政课教师欧勇芬: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了解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政府工作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既振奋人心,又鼓舞斗志。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思政课教师覃秉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调就业优先和脱贫攻坚,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和稳就业成为“六保”和“六稳”的共同首要任务。“新基建”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要化危为机,危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应对,我们坚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必定能应对任何艰险,必定能走出困境,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学院教秘老师李旻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更有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以新姿态适应发展的新形态,将探索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全体教师及时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切实引导青年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两个100年目标实现发挥生力军作用。


202005291457330820.Png

 最终审核人:左妮红

 

终审:mkszyxy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