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师生共读,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新闻网消息(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竹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志卫)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传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从此这一天成为阅读的节日。2018年4月23日,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举办阅读一小时活动暨家庭教育·智慧父母读书沙龙,冉福松总会计师、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及贸易与旅游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及汽车工程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阅读中来,让更多的人发现和分享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推动“每天阅读一小时”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冉福松总会计师在启动仪式上为大家解读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并指出通过读书,我们能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收获更多的学识,所以让我们放下电子设备,每天阅读一小时,与家人共读,让阅读成为习惯,让读书真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成为成长旅途中的乐趣。在冉福松总会计师对读书日独特的解读下,我校2018年世界读书日“读书一小时”活动正式启动。
今年的读书活动双线并行,同向同行,师生们畅游书海。一部分同学在图书馆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一小时活动。在二楼阅读区同学们放下电子设备,把手机装进信封中,拿起书本,专心阅读。活动结束后谭界忠馆长为同学们颁发了阅读一小时活动纪念证书及书籍、明信片等小奖品。
与此同时,师生共读的家庭教育·智慧父母读书沙龙第1期活动在一楼精品书屋举行,本次读书沙龙的分享主题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怎样才是面对“原生家庭”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左妮红主持了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沙龙活动在心理剧表演中展开了对原生家庭的讨论与思考,安华平老师就原生家庭的概念、对个体心理、行为、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财经物流学院董绿英教授结合自身生活与教学经验从影响、关系、培育三个核心点讲述原生家庭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意义与力量,启示青年学子多读书、读好书,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学工处崔智慧副处长在分享中表达了她对原生家庭问题的理性认识,她认为这些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分析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所产生影响的目的在于认识问题,打破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我人格完善。
活动最后,左妮红倡导大家保持阅读习惯,踊跃参加读书活动。2018年,家庭教育·智慧父母主题读书沙龙活动将持续举行,初步计划每月2-3次,共读10本好书,分享读书心得,研讨困惑与难题,欢迎师生参与。读书日活动结束了,而阅读不会结束,期待在未来的读书会上与大家相遇。
冉福松总会计师在读书日启动仪式上讲话
师生签名响应读书倡议
手机进信封,心进书海
阅读一小时活动中的同学们
谭馆长为完成一小时阅读任务的同学发放证书
阅读抽奖,奖励书籍,让你爱上阅读
左妮红院长主持读书沙龙活动
谭界忠馆长在读书沙龙上倡议大家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安华平老师与姚鲲鹏老师演技大比拼再现家庭亲子沟通情境
崔智慧副处长分享如何正确看待原生家庭的影响
董绿英教授生动地讲述原生家庭的那些故事
安华平老师从学术视角分享原生家庭的概念及影响
读书沙龙上,体验阅读的N种方式——观看与原生家庭主题视频资料
阅读的你们很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