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非遗中的民族交融”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潘华华)3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官塘校区匠心书院举办一站式学生社区“非遗中的民族交融”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合力“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校内60余名本科生参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团队负责人莫丽梅主持。
活动伊始,莫丽梅老师向到场学生讲解了本次活动的目的,通过深入研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灿烂文化成果中深刻体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生动的视频资料,展示了包括“壮锦”“侗族大歌”“打铁花”“苗绣”“跳岭头”“广西八音”“北海贝雕”等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融合元素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其他学生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莫丽梅老师根据同学们在汇报中的表现和学习体会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正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互鉴、创新,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壮大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大学生要主动、积极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同学们在展示和分享
莫丽梅老师进行活动总结
部门网站审核:一审 袁筝、二审 刘玉芳、三审 蓝星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