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培训与研修>详细内容

培训与研修

长江学者为我校国际化发展把脉——学校举行“面向203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主题报告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26 09:0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新闻网消息(文/教职工发展中心   姚鲲鹏   图/党委宣传部   朱敬民   大通社   李世峰)为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引领、内涵升级、六化并举,建成特色鲜明高职名校”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月22日,学校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教授作“理念与策略:面向203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主题报告。报告由副厅级调研员张翔教授主持,全校中层、科级干部、各二级学院(部)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共170余人参加。

徐小洲分别从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态、教育国际化是红海还是蓝海、教育国际化的理想与现实及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指出教育国际化涉及办学体制和机制,但是首先要有理念的国际化,而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中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但是也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大量人才流失、外来文化渗透等问题。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策略可以从前瞻设计、整体设计、延揽英才和中国特色四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哲学的思考,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整体多样性与多元性的关系,要合理设计国际化体制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徐小洲对我校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推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以浙江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为范本,就我校国际化发展的方向、途径及具体策略同与会教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与交流。

讲座结束后,张翔作总结讲话说,徐教授以长江学者的思维语系,高屋建瓴地为我们解读了“面向203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具有的理念与策略,提升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校国际化发展的思维层次,必将有效推动我校国际化发展。希望大家结合徐教授的讲座,认真思考: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策略;与国家示范高职地位相称的国际化战略;我校面向2035年教育国际化应如何关注理念、目标、标准、模式、制度;国际化推进中如何坚守民族文化、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问题。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促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12250923131552.jpg

学校举办“面向203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题报告会”

201712250924168500.jpg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主讲


201712260957101389.jpg

副厅级调研员张翔教授主持报告会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