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总结分享会暨第三次“翻转课堂”教学工作坊活动
新闻网消息(文/教务与实训管理处 吴莹 图/党委宣传部 朱敬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改革的示范,本学期我校组织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并对试点课程进行了验收。为带动更多教师参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7年1月17日,我校在行政楼100会议室召开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总结分享会暨第三次“翻转课堂”教学工作坊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各二级学院(部)负责教学的领导、“翻转课堂”试点课程主讲教师及二级学院(部)教师,并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博士作点评和指导。会议由教务与实训管理处副处长刘柳主持。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优秀案例经验分享。机电工程学院的刘驰老师、公共基础部的张新秀、韦碧鹏、韦鸿发老师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网络互动、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思路等六个方面分享了开展“翻转课堂”试点课程的经验。刘驰强调开展“翻转课堂”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明确教学的二阶目标,在安排学生前置学习时,学习指南必须详细明确,让学生易懂易学,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前置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的高阶目标,最后用数据说明了“翻转课堂”取得的教学效果。张新秀将 “翻转课堂”的优势总结为“四个更、四个高”:更清晰、更有效、更牢固、更直观、高参与度、高积级性、高效率、高创造性。韦碧鹏则分享了他的翻转历程,在每一次“翻转课堂”试点课后,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总结经验,调整下一次翻转的教学方法。韦鸿发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老师对“翻转课堂”认识的误区,认为“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就是预习。韦鸿发指出,前置学习与预习有着本质区别,前置学习是有明确教学目标和指引的学习,是正式学习的环节。
优秀案例经验分享后,汪晓东对案例进行了点评,并针对学校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汪晓东肯定了我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的成绩,认为我校开展工作扎实,效果超出他的预期。汪晓东指出能持续推进“翻转课堂”工作的是教学效果的改变。“翻转课堂”带来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为: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现高阶目标的学习时间不多的普遍问题,以及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教学。汪晓东还介绍了一些实施“翻转课堂”的小技巧。
最后,刘柳对本学期“翻转课堂”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总结了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有待改进的地方,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希望更多的老师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来。
试点教师经验分享
试点教师经验分享
试点教师经验分享
试点教师经验分享
汪晓东点评
刘柳进行总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