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更 多......> 详细内容

新闻公告旧站

关于开展2007~2008学年上学期优秀网络课程评审的通知.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01-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开展2007~2008学年上学期

学院优秀网络课程评审的通知

各系(部):

根据《关于印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柳职院字[2006]24 )文件精神,我院20072008学年上学期院级优秀网络课程的评审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课程必须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含选修课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

1.优秀网络课程的栏目应该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或教师团队介绍、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参考文献、拓展资源等规定栏目,除规定栏目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置其他的栏目。

2.所有申报课程的课程资源全部放上学院网络课程信息中心网站(学院首页-网络课程制作-课程网址-找到课程和教师名称即可),供所有人员查询访问,评审资料全部上网公开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网上公示。

二、评审材料及评审标准

1.评审材料

参加评审的教师或教师团队需填写“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申报表”(附件1),并将课程资源上传至学院网络课程信息中心。

2.评审标准

优秀网络课程评审标准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综合评估指标》(附件2)。

三、申报及评审时间

所有材料请以系部为单位于200833日前上交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第一实训楼四楼),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刘恒 刘柳 电话:3156195

请各系部积极组织申报,并组织教师和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网络课程内容的完善工作。同时,鼓励广大实训课教师参加优秀网络课程评比。教务处将于3月中旬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四.优秀网络课程的奖励

1)严格按照优秀网络课程综合评估指标评审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网络课程,授予该门课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荣誉称号,并对该门课程申报教师或教师团队授予荣誉证书。

2)对于院级优秀网络课程的主讲教师或教师团队提出的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申请、教学录像的拍摄申请优先安排,并享受该课程课酬上浮0.2系数的待遇,奖励期限为两年。

3)获院优秀网络课程的课程优先推荐申报区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比,如获奖,课程负责人同期享受区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待遇,具体奖励标准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实施管理办法》(柳职院字[2006]24

附件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申报表

附件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综合评估指标

(以上附件可在教务处网站下载)

教务处

2208125


附件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申报表

系部: 申请时间: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公共课( ) 专业课( ) 

课程性质

必修课( ) 选修课( ) 

课程简介

课程负责人基本信息

姓名

职称

所属系部

电话

e-mail

教学成果

课程组成员

基本信息

姓名

职称

所在系部

电话

e-mail

课程特色

教学效果

系部意见:

系部签章

学生评价:

教务处盖章

学院优秀网络课程评审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教务处盖章

备注

教学效果分两部分,系部意见由系领导根据该教师上课情况,所申报的课程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不填,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根据学生评教情况填写。


附件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网络课程综合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说明:综合评估得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评估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估标准

分值

评价等级(K

A

1.0

B

0.8

C

0.6

D

0.4

E

0.2

课程内容(40)

课程说明

有明确的课程基本情况说明(课程类型、学时数等),包括课程教师团队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选用教材、教学参考书等

4

科学性

内容科学严谨,没有思想性、学术性、表述性错误;资料来源可靠;能适当渗透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4

内容设计与组织编排

公共课要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择教学内容。

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实现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资源扩展

1.提供充分的相关外部资源链接和参考资料

2.提供充分的有利于学生对于本课程以外的知识拓展的机会和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12

课程特色

课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具有明显的特色。

4

课程教学设计(35分)

学习目标设计

各学习单元有学习目标说明,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准确、具体。提倡突出能力目标。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教学活动多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5

作业习题设计

针对教学实施过程,设计科学有效的练习或作业的设计,能体现学习目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增进理解和能力的提高,最好能以在线测试的形式展示

5

范例演示设计

课程设计中提供了充分的演示案例、范例、案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8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设计

网络课程中所提供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细、形式美观、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且运行正常可靠。

10

媒体选用

适当运用文本、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来表现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的资料拓展,而且所采用的媒体能最佳地表现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

技术支持(5分)

运行环境说明

在网站上有完整的运行环境说明;向用户详细、具体地说明课程运行所需的基本硬件要求、网络配置及软件名称和版本;并在需要时提供下载所需软件的网址。

2

可靠运行

课程能正常、可靠地运行,包括:能可靠地启动和退出;各功能按钮能正常工作;没有链接中断或错误;没有其它明显的技术故障。

3

编排设计(6分)

图形编排设计

图形、图片的位置适当,其所表现的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图形编排合理,与界面的搭配协调、美观。

3

文字编排

文字根据不同的样式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型、字号、颜色,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界面的搭配协调、美观。

3

教学效果

10分)

系部意见

系部对教师及课程的评价良好,有良好声誉。

4

学生评教

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

6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