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更 多......>示范实训基地>通信技术> 详细内容

通信技术

6.典型案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3 21:0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案例1

——校企双主体协同办学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育人模式实践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和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针对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发展更新快与教育教学改革脱节、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不紧密、服务地方产业不深入等问题,该案例通过校企双主体协同办学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育人模式实践,解决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创新驱动、如何融合产业、如何协同协作”等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和社会示范效应。

一、实践背景

(一)行业发展背景

“十二五”期间,广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加快推进,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当前,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广西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因此,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806051533202508.Png

(二)人才需求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和投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正向着社会的要求发展,但是我们看到还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缺口。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欠缺,高校高素质人才外流情况严重,一定情况下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向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产业转变。

高技能人才缺少。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大而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技能人才偏少,年龄结构普遍偏老,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学历普遍偏低,缺少从事电子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匮乏。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战略,带动了一批新的创新型、交叉型、科技型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创造了人才需求,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契合企业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所革新。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对既懂电子信息类专业又懂外国语言文化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大。

由于我们学院原来电子信息类培养体系还存在不足。教育里知识技能教育培训模块化,电子信息类技能和市场、管理等其他技能分开教授,学校教师实践经历不足,难以开展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实践内容

(一)办学主体协同: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不紧密、服务地方产业不深入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牵头推进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项目和成立广西电子信息行指委机构,学院在政策和项目支持下,通过开展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成立校企共建专业的三个二级学院,实现企业、学校和政府的办学主体协同。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内电子信息类龙头企业和地方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服务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产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联合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百度百捷公司、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专业,推动产业、教育和技术的跨界融合,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和“智慧城市”等领域,主动并深入的服务柳州地方产业。

201806051533207427.Png

(二)教学体系协同:解决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发展更新快与教育教学改革脱节问题

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学院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经过5年实践建立了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实现各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

201806051533207734.Jpeg

引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电子信息行业国际化理念,融入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国际化元素的高职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行业先进技术,拓展完善学院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智能产品开发、物联网应用等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Android、IOS、ARM相关课程真实教学案例;紧跟柳州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依托学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柳州市云计算工程技术中心和邓奎彪博士工作室,开展服务于智能制造、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的行业创新应用服务项目。

(三)师资队伍协同:解决校企双方师资教学与实践相互之间的弱项问题

通过广西电子信息行业指导委员会的资源、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建设,实现行业、企业、院校师资的混编协同。

从2014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行业、企业和学校混编师资队伍建设,混编团队采用企业管理模式,最大化为在校学生营造企业教学环境。行业企业方派驻的电子信息行业专家都是具备多年一线项目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保证兼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 “工程师自主教学”模块把自己的行业经验无缝衔接给学生,减少学生在行业内走弯路的过程。

混编师资团队的建设我们分成两阶段。初步融合阶段: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负责教授专业核心技术课,传授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学院专任教师负责教授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深入融合阶段: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和学院专任教师组成一个个课程组,共同教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201806051533203237.Png

(四)人才层次协同, 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衔接问题

构建适于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柳州市一职校、二职校、广西科技大学等学校合作,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层次培养的协同

与中职学校一职校、二职校开展多次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讲座形式开展专业入门教育,本学期制定并审核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等。

三、实践成效

(一)成立多方协同的校企合作二级学院,按企业化思路发展专业,构建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校外育人基地和科研平台:2014年至今先后成立柳州市汽车电子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圳电应普“林聪”工作室,柳州市云计算工程技术中心等,如:学院与柳州航盛依托柳州市汽车电子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学院教师、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共同研发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汽车组合仪表关键自动化设备——“汽车组合仪表指针自动压装系统”,填补了广西区内汽车仪表自主研发生产空白,并国内首创的单头压针设计公司,提高了约10%的生产效率;学院与深圳电应普公司合作,成立“林聪”工作室,在公司工程师的指导下,公司的一部分项目如传感器的二次应用开发,由师生共同开展,目前公司多款成熟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油量检测、无人机、机器人、工业控制、物联网行业

(二)与中兴通讯、百度百捷和柳州航盛紧密合作,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管理模式,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中兴通讯、百度百捷和航盛电子紧密合作,构建了全新的高职教育体系,学生们身在大学,却可身临其境的感受电子信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真实工作需要,从企业人才出发设计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共同提高,使学生更快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以传递知识为途径,以传递价值为目标,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持续推动和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

2.引入企业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模式,倡导快乐学习

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教育体系是引入中兴通讯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SMART旨在培养具有ICT行业核心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行业人才。其中“S、M、A、R、T”分别代表培养过程中五大关键切入点。

MIMPS教学法、工程师自主教学法、职业管理、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实现SMART教育体系落地的四大助推器,并把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课程教育内容中:其中“MIMPS”教学法简称项目教学,是打造活跃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工程师自主教学”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经验优势;“职业管理”以创新的职业素质教育、“学生管理模式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职业发展能力;“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快乐学习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企业文化,又掌握了专业核心技能,成为一名“准职业人”。

3.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进行管理

通过为学生设定月度KPI考核,实时为各个学生进行考核打分,学生在校期间每个月会得到自己当月的KPI考核分数。学期结束后,每个学生的每月KPI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期末各科成绩平均分=本学期学生评价总分。该评价总分每个学生在本专业内进行排名,按比例划分为S、A、B、C四个层次,直接对应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去处以及毕业后就业安置企业层次。

(三)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专兼教师人才共育”的行业、企业和学校混编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混编师资团队开展教学的成效在于: 学院专任教师通过混编教学向企业技术专家学到最新的行业技术,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通过混编教学向学校教师学到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混编师资教学对社会、企业、学校都共赢。

近三年的实践,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混编师资,团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团队称号,其中通信技术混编师资团队在中兴通讯公司教育发展中心2015、2016年度全国20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总结中,作为优秀案例进行了介绍。

(四) 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校企双主体多方协同办学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育人模式保驾护航

至2014年以来,校企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办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的三个二级学院制定了从运营环境管理与维护、招生就业、教学质量监控、学生管理、混编师资管理、到实训基地管理等的制度或管理办法。

1.制定了合作办学运营环境管理与维护管理:对运营环境管理与维护的涵义、工作开展原则、工作内容、工作规范等管理要求。

2.制定了招生工作管理:招生工作的目标及原则、工作内容及资源、工作规范与流程。

3.制定了就业工作管理:就业工作的目标及原则、工作内容及资源、工作规范与流程。

4.制定了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实施与管理的涵义、教学文件审核、师资团队建设与管理、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与质量把控、混编师资课酬管理办法。

5.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校企合作的混编师资团队制定了绩效考核体系、团队成员评级办法,通过在线平台、调查问卷、邮件、电话、拜访座谈等方式收集企业方、校方、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6.对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建设的“厂中校”制定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实训项目建设工作流程、运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实训设备管理等系列制度。

实践展望

(一)完善校企混编师资队伍的培育机制

完善团队运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团队聚集效应,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团队组织引导能力。

(二)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服务能力

我校本专业目前的科研体系和激励机制体制有待完善,需要建设ICT应用研发及云计算大数据工程技术服务方面的科研平台,全面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成效。校企深度合作,携手中兴通讯共建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研发及工业云服务中心,以博士工作室、M-ICT公司为载体,全面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成效。

(三)加强面向区域的社会培训

携手国际知名ICT企业,提升柳职院“ICT行业创新基地”影响力,加大承接面向柳州的中高职师资和企业员工培训力度。

(四)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

与国际先进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师生互访等手段加强学习与交流,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

(五)加快与知名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步伐

协同知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中兴、华为、思科等国内外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融合,加大与柳工集团、柳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集团等柳州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合作力度,伴随企业“走出去”,实现面向西南区域、东盟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辐射服务。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典型案例2

——引入先进企业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强力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2014年5日,在教育部的见证下,中兴通讯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目前,中兴通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及企业网客户,智能终端发货量位居美国前四,并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

一、实践背景

(一)双方合作历程

201806051533207150.Png

(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由于通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设备、师资水平 等方面逐渐难以满足行业人才企业培养的需求 为保证向社会企业输送合格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对接企业用工岗位要求,学校积极探索实践与合作企业共同通过企业化管理对通信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和实践。

(三)合作企业资源投入

1.硬件方面:

企业投资建设经教育部认定、能够独立运行的价值500万的“智慧企业LTE 4G移动多媒体创新平台”及其他设备。

2.软件方面

企业派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ICT行业专家具备多年一线项目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正常交付和运营。

序号

企业兼职教师岗位

数量

项目经验

1

项目经理

1

12年

2

教学主任

1

10年

3

人力资源经理

1

10年

3

数据通信讲师

1

8年

4

移动通信讲师

1

8年

5

PTN光传输讲师

1

11年

6

云计算讲师

2

7年

合计

8

 

企业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校企合作进入第三年,接受顶岗实习学生160人次。

二、实践内容

(一)专业建设:引入企业化服务型理念

服务型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高职专业必须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相关行业、服务于就业企业。通信技术专业采用柳职院-中兴通讯校企双主体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借鉴企业的发展理念,促进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专业教学、人力资源服务、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型转型,实现行业企业对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专业在区域行业中的影响力。服务型专业建设结合企业的SMART睿智教学体系、MIMPS教学、工程师自主教学、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职业管理五个维度开展。

201806051533208693.Png

企业化的服务型专业建设理念结构图

同时,组织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采用“关键词+头脑风暴+汇总梳理”的形式进行,与会各企业专家对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卓有成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开发给出了精准而明确的方向。

201806051533203217.Jpeg201806051533201156.Jpeg

校企联合通过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开展服务型专业建设

(二)教学方法:采用企业化的MIMPS

通信技术专业使用企业化的“MIMPS”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模块化的教材构架、分层交织的实训内容、任务驱动的授课方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MIMPS教学法

MIMPS是指Modularization模块化,Interlacement分层-交织,Mission-driven任务驱动,Self-evaluation评价体系,Practical-research研究型实训,即:打破传统的章节形式,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学后能做什么,尊重学习者学习的基本规律,知识模块由简到难,学习方式上实践与理论交织在一起,为学生创造出类似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作用下,自己动手去找答案,解决问题。

201806051533204850.Png

MIMPS教学法结构图

2.MIMPS应用于课程设计

MIMPS的课程设计应用通过前期准备、任务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实践、自评互评、总结等环节联合开展。

201806051533207625.Png

3. MIMPS应用于教材设计

MIMPS应用于教材,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通过任务和项目的形式进行呈现,教材知识点更加聚焦与实战和应用,让学生能够明确能够学什么、做什么。

201806051533203783.Png    201806051533207416.Png

传统《移动通信》教材             MIMPS教学法《TD-SCDMA》教材

(三)师资队伍:企业工程师现场教学

通信技术专业的企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负责教授专业核心课,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校方专任学院教师负责教授公共基础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实现人才共育,混编团队采用企业管理模式,最大化为在校学生营造企业教学环境。

201806051533214601.Png

企业工程师教授核心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均要求企业工程师采用项目化教学,利用工程师在行业内积累的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引入通信行业前沿的工程案例和项目,利用 “工程师自主教学”模块把自己的行业经验无缝衔接给学生,工程师教学内容均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控制。

(四)学生考核:学生进行企业化职业管理

1.形成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

SMART睿智教学体系通过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科学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企业的培训授课与评估方法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出在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氛围。配合专业的人才评估体系以及定制的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明确了大学期间学习与进步的目标。

201806051533219253.Png

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结构图

201806051533218137.Jpeg          201806051533214795.Jpeg

            职业规划                     系统课程学习和岗前培训

201806051533216699.Png        201806051533213680.Png

中兴通讯深圳总部“顶岗实习”     广西移动4G-LTE网络优化“毕业实习”

2.系统设计学生企业化职业管理

通信技术专业的企业化职业管理通过系统的职业素质课程、户外拓展活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保障学生的优质就业。

通信技术专业5学期职业素质课程内容表:

第一学期

(自我素养提升)

第二学期

(自身能力提升)

第三学期

(求职技巧1)

第四学期

(求职技巧2)

第五学期

(求职实战模拟)

自我介绍

自我认知

学习态度

做人做事

衣着礼仪

电话礼仪/电话礼仪/邮件礼仪

时间管理(计划与控制能力)

1、责任心1(责任意识、责任感、)

2、责任心2(主动性,使命感、服务意识)

2、执行力(结果导向)

3、团队协作(合作精神)

4、沟通技巧(话怎么说)

6、领导力(影响力、个人魅力)

7、5w1h(如何监控事情)

8、团队拓展训练(实战)

1、个人定位与职业规划

2、目标、计划与执行

3、信息检索

4、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1(1、积极主动  2、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2(5、知彼解己  6、协作增效  7、不断更新)

6、简历书写

7、简历点评及投递

8、面试初步认识

1、求职心态(以何种心态去求职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规划自己适合做什么)

3、自我推销(如何自我展示)

4、简历撰写(简历书写提升)

5、面试技巧(如何在面试中占据主动)

6、模拟面试(关键点考察)

7、就业后如何快速适应职场

8、就业案例与职场问题分析

1、面试前24小时任务

2、面试经典问题宝典

3、电话面/现场面试

4、如何成功渡过试用期

5、心理素质调整训练(临场应变)

 

201806051533215932.Png

企业化的学生月度KPI考核标准

201806051533215147.Jpeg    201806051533212767.Png

企业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校外企业参与实战面试

三、实践成效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师生专业水平

截止目前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广西赛区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全国赛区三等奖1次。通过比赛,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校企混编师资的教学能力同步提升。

201806051533216567.Png

部分获奖证书

(二)引入ZTEC认证标准,精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引入符合行业企业标准的中兴通讯ZTEC认证标准,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ZTEC认证体现行业特点,得到全国通信运营商、ICT行业企业、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社会群体的广泛认可,全面涵盖ICT行业技术方向,准确聚焦行业企业岗位技能与人力资源需求,符合人才培养需求与特征。截止目前,完成200人次的ZTEC认证培训。

201806051533225741.Png

部分学生的ZTEC认证证书

(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通信技术专业校企混编团队通过整合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的资源,积极打造高质量的双创平台,大力开展双创工作,反哺于人才培养。联合柳州市鱼峰区政府打造ICT众创空间,校企师资和学生成立M-ICT公司承接项目。

截止目前,提供给学生的双创能力培训至少10次,提供给学生的校内外专业能力培训至少20次,获得校级“互联网+创业大赛”三等奖1次。M-ICT公司的承接三大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维护项目,年产值3.5万元左右,承接北京神州微融金融软件测试项目,产值5000元,项目交付效果得到客户认可,师生技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01806051533224889.Png

通信技术专业双创平台

(四)校企全面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入校即与企业签订就业推荐协议,校企混编团队通过开展职业素质课程、就业能力专项培训、职业规划、模拟面试、素质拓展、就业推荐、就业跟踪等打造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走进企业进行拜访调研,邀请企业入校参观交流等方式增加校企黏性,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截止目前,提供给学生至少10次就业专项能力培训,走进至少13家企业进行拜访调研,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学习和培训至少9次,邀请企业专家15人次到校开讲座,引进企业提供9场专场招聘会,建立了至少20家优质通信企业的资源池。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对口率达到了91.38%,就业数据在区内领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企业多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华为等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

201806051533225871.Jpeg

学生入校即签订就业推荐协议

201806051533229016.Png 201806051533223699.Png

就业明星

以上就业明星均为2014级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2017年6月毕业,以上就业数据统计时间为毕业半年期内。

201806051533222239.Jpeg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扬信

四、实践展望

我校通信技术专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今后将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智慧学习平台,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专业的建设,构建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实现学情观察、教学质量量化评估,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