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更 多......>示范实训基地>数控技术> 详细内容

数控技术

9.示范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4 08: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专业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 2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 2

(二)培养对象和学制 ............................... 2

(三)制订人员 ............................... 2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 ............................... 2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 2

(二)毕业要求 ............................... 5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5

四、专业“二维”课程体系设计 ............................... 6

(一)公共课设计 ............................... 7

(二)专业课设计 ............................... 7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 23

(四)实习设计 .............................. 24

(五)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 26

(六)职业技能竞赛设计 .............................. 28

(七)职业能力测试(毕业设计/论文) .............................. 29

五、人才培养工作安排 .............................. 35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 35

(二)第一课堂进程安排 .............................. 36

(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进程安排 .............................. 39

(四)专业选修课安排 .............................. 40

六、附件 .............................. 41

(一)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 41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变更说明 .............................. 46

(三)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课程一览表 .............................. 47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专业代码:560103

(二)培养对象和学制

培养对象:通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或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2-8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基本学制三年设计制订。

(三)制订人员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阙燚彬 关意鹏 陈华 甘业生  韦富基 黄应勇 甘达淅 张映故等。

校内专家:林若森  陈文勇

校外专家:唐楠(柳州长虹机械厂) 祝天友(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

潘林(柳州五菱联发有限公司)     阙夏丽(柳州市广菱模具有限公司)  

邝胜(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邓亮(上海异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黄位健(广西科技大学机械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械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以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为方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能够在零件制造、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胜任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加工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初次就业岗位: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维修工等。

发展岗位:数控程序员,设备维修与管理员,工艺及工装设计员,产品检验员,车间主管或项目主管等。

拓展岗位: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员,产品开发与设计员等。

相关岗位主要的工作内容如表2-1所示。

表2-1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岗位需求一览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内容

应具备的能力

初次就业岗位

数控机床操作工

数控机床维修工

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与维修工作

1.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2.能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

发展岗位

 

数控程序员

从事数控机床的自动与手工编程

1.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手工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2.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应用CAD/CAM软件编制复杂零件加工程序。

工艺工装设计

从事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

1.能根据零件要求制定零件加工工艺。

2.能根据零件加工工序,设计出夹具、检具。

产品检验员

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1.能应用专用量具对零件进行快速检测。

2.能应用专用检具对零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并能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车间主管、

项目主管

从事班组和车间的现场管理工作

1.能进行车间的生产调度与管理;

2.能制定生产项目计划,推动项目实施,并按要求完成项目。

设备维修与管理员

从事设备维修与管理

1.能进行设备点检和定检

2.能根据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3.能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处理机床一般故障

拓展岗位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员

从事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

1.能与相关人员交流并有效沟通

2.掌握机床正确地维护方法

3.会设备基本的维护

产品开发与设计员

从事新产品开发与设计

1.能熟练使用CAD软件

2.会进行工装夹具的设计

3.会三维软件建数模

4.能不断创新和改进工艺方法

 

 

2.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机械加工等知识,能熟练地操作和维护机床,能使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的方式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能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能较快地适应汽车、机械等零部件生产企业现场工作环境,并具有良好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力。其人才培养规格如表2-2所示:

表2-2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览表

专业能力

1.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的操作普通机床,并能完成简单零件的生产加工;

2.掌握数控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会数控机床的手工编程及自动编程,并能完成复杂零件的生产加工

3.了解常用数控机床的原理、结构及功能,能对设备进行维护与维修;

4.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相关知识,具有编制批量零件生产工艺及NC程序的能力,会对零件首件进行加工与调试;

5.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具结构等相关知识,具有数模补充及计算机辅助编程的能力;

6.掌握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知识,能熟练地使用量具进行产品检测,并能根据产品检测结果实施产品质量控制;

7.了解数控多轴、高速加工相关知识,并能编制适于数控多轴、高速加工NC的程序;

8.了解生产现场管理相关知识,具有组织实施小型项目工作任务的能力。

社会能力

1.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

2.能进行自我调节,较快地适应汽车、机械等零部件生产企业车间工作环境。

3.能按行业企业及岗位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

4.能认真负责、按照质量要求按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并按规范整理好工作环境、工具和产品。

5.能有意识地按照环保、节能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

6.能接纳并按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来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工作问题。

7.能通过倾听、讨论等方式,正确理解上级、同事和客户需求,与相关人员交流有关数控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问题。

8.能采用团队合作方式,提出并包容不同意见,形成统一决议,并按决议执行。

9.能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成绩与挫折,正确自我定位,自尊、自信、自强。

方法能力

1.能在加工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2.能制订生产计划和研发方案,并组织实施。

3.能对已完成工作进行反思,并能提出改进与优化建议。

4.能根据加工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5.能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对数字进行采集、整理与解读、计算和分析,并合理进行选择和评价。

6.能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需要,自主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善于管理时间。

7.能借助工具,阅读数控技术专业英文资料。

 

(二)毕业要求 

1.学分和活动分要求

第一课堂学分要求:专业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142学分,选修课学分8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3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若选修课学分超过8学分,则超过部分按标准收费。

第二课堂学分要求:不少于120活动分。

2. 证书要求

(1)必考证书

铣工四级(中级)证书。

(2)选考证书

车工四级(中级)证书;

钳工四级(中级)证书;

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

AutoCAD中级证书、CAD/CAM设计师(UG)证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我们将专业建设主动融入柳州工业产业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职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并实践了“校企一体,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一体”就是在“互利双赢”原则指导下,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双方利用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一方面 ,企业通过学校的优势设备及人力资源,促进其产能提升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及技术力量,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双方实现共赢发展。

“项目驱动”就是学校紧紧依托“校企一体”合作平台,从企业引入生产项目,通过项目进课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也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全面促进专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专业“二维”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并重”的原则,初步形成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两个维度包括教育教学活动的四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数控技术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的第一、二课堂分别由四类课程、八大训练模块构成;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第一、二课堂凸显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需求,其课程结构如表4-1所示。

表4-1  数控技术专业“二维”课程体系

     内容

 形式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基本素质教育体系

1.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类课程

◎职业素质类课程

◎身心健康类课程

◎应用基础类课程

2.素质教育选修课

◎思想道德类课程

◎职业素质类课程

◎身心健康类课程

◎应用基础类课程

◎职业道德训练模块  ◎心理素质教育模块

◎核心能力训练模块  ◎身体素质教育模块

◎就业创业训练模块  ◎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创新教育训练模块  ◎实践综合训练模块

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1.专业课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群

◎机床维护与维修课程群

◎加工工艺与工装与编程课程群

◎高速精密加工与检测课程群

◎综合实践课程群

2.专业选修课

◎数控加工技术提升课程

◎模具制造拓展课程群

◎机床维护类课程群

◎设计开发类课程群

1. 职业技能竞赛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2.专业社会实践

◎企业参观

◎企业文化讲座

◎生产技术讲座

3. 创新创业教育

◎就业与创业讲座

◎科技讲座

◎创新讲座

◎创新工作室活动

(一)公共课设计

按照“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将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和部分分散在业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部分进行整合,明确每门公共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教学目标,形成四大类别的公共必修课,即思想政治类、职业素质类、身心健康类、应用基础类。

 

表4-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必修课结构表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思想政治类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形势与政策

4. 入学教育(包括学情、院情教育)

职业素质类

1. 专业入门教育(包括感受企业文化、职业认知)

2. 就业与创业(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业培训)

3. 创新思维训练

4. 大学生安全教育

5. 精益生产与信息化基础实训

6. 实习(职业素养实习、预就业实习)

身心健康类

1. 体育与健康

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 军训

4. 艺术修养

应用基础类

1. 高职语文

2.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

3. 高职英语

4.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

 

(二)专业课设计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社会调研与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结构,梳理出专业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

1.职业能力要求

召开专业工作分析会,邀请柳州汽车及工程机械主机厂企业、汽车模具等配套生产企业的一线数控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共同分析本专业职业工作任务,最终归纳出数控技术岗位的6个工作领域,23个典型工作任务,得出相应的职业能力,如表4-3所示。

表4-3 数控技术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能力要求

工作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数控机床操作

1.1加工前准备

1.1.1

能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1.1.2

能遵守车间岗位规范及安全要求进行生产

 

 

1.1.3

能快速适应车间生产环境

 

 

1.1.4

能正确地进行安全检查

 

 

1.1.5

能识读分析工艺文件

 

 

1.1.6

能读懂零件加工程序

 

 

1.1.7

能合理选择切削方式切削用量

 

 

1.1.8

能根据加工要求确认毛坯余量

 

 

1.1.9

能根据不同零件材质选用切削刀具

 

 

1.1.10

能进行机床的对刀操作

 

 

1.1.11

能进行机床加工参数的设定

 

 

1.1.12

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量具

 

 

1.1.13

能进行设备点检

 

 

1.2工件装夹定位

1.2.1

能正确进行工件装夹定位

 

 

1.2.2

能正确进行夹具的的清洁处理

 

 

1.2.3

能正确安装工装设备

 

 

1.2.4

能正确的对工件进行装夹具定位

 

 

1.3工件加工与调试

1.3.1

能识读工艺文件

 

 

1.3.2

设定机床坐标

 

 

1.3.3

能进行程序调试

 

 

1.3.4

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

 

 

1.3.5

能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机床

 

 

1.3.6

能正确判断加工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1.3.7

能进行刀具刃磨

 

 

1.3.8

能认真负责,按时保质的完成生产任务

 

 

1.3.9

能正确进行零件精度控制及调整

 

 

1.3.10

能进行零件首件加工

 

 

1.3.12

能按节能环保要求进行生产

 

 

1.3.13

能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1.3.14

能规范整理工作环境、工具和产品

 

 

1.4零件自检

1.4.1

能应用常用检测工具进行零件检测

 

 

1.4.2

能根据加工部位外观质量判断加工质量

 

 

1.4.3

能根据零件的质量要求使用检具进行检测

 

 

1.4.4

能对加工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方案

 

 

 

 

 

 

 

2.机加工工艺

2.1图纸分析

2.1.1

能快速识读机械零件图纸

 

 

2.1.2

能正确分析尺寸公差与配合要求

 

 

2.1.3

能严格执行制图国家标准

 

 

2.2工艺分析

2.2.1

能正确的选择加工设备

 

 

2.2.2

能正确选用工装、夹具

 

 

2.2.3

能正确地选用刀具

 

 

2.2.4

能进行尺寸链计算

 

 

2.2.5

能合理的选择加工材料

 

 

2.2.7

能读懂加工对象的具体要求

 

 

2.3工艺编制

2.3.1

能熟练使用CAD软件

 

 

2.3.2

能熟练常用办公软件

 

 

2.3.3

进行零件工艺分析

 

 

2.3.4

能合理地选择加工路线

 

 

2.3.5

能根据加工要求正确配置刀具和量具

 

 

2.3.6

能正确填写工艺及工序卡

 

 

2.3.7

能根据典型零件加工特点编制工艺规程

 

 

2.4工艺优化

2.4.1

能熟练地进行工艺分析

 

 

2.4.2

能熟练地选择刀具切削的参数

 

 

2.4.3

能熟练地编制工艺

 

 

2.4.4

能熟练地选择加工路线

 

 

2.4.5

能根据产品功能及使用范围优化工艺设计

 

 

2.4.6

能解决现场加工工艺问题

 

 

2.5工艺确定

2.5.1

能根据现场条件制订加工工艺路线

 

 

2.5.2

能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5.3

能合理选择材料、机床、刀具、切削参数等

 

 

2.5.4

能根据加工产品的特性合理确定加工工艺

 

 

2.5.5

能与操作工等人员交流并有效沟通

 

 

2.6工装夹具设计

2.6.1

能识读机械零件图纸

 

 

2.6.2

能应用CAD软件绘图

 

 

2.6.3

能根据零件加工要求确定定位基准

 

 

2.6.4

能根据零件工艺要求确定夹紧方式

 

 

2.6.5

能根据加工产品的特点选择和设计夹具

 

 

2.6.6

能分析和解决现场的工艺和工装问题

 

 

2.6.7

能设计经济实用,并满足装配工艺的工夹具

 

 

3.数控编程

3.1编程准备

3.1.1

能识读机械零件图纸

 

 

3.1.2

能够正确分析零件工艺要求

 

 

3.1.3

能合理地选用加工设备

 

 

3.1.4

能正确地选择刀具

 

 

3.1.5

能正确地选择夹具定位基准

 

 

3.1.6

能计算工件轮廓节点坐标

 

 

3.1.7

能用数控编程指令进行加工程序编程

 

 

3.1.8

能运用三维软件建数模

 

 

3.1.9

能正确分析模具结构及性能

 

 

3.2程序编制

3.2.1

能熟练地操作电脑

 

 

3.2.2

能进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3.2.3

能正确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

 

 

3.2.4

能进行手工编程

 

 

3.2.5

能熟练运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零件编程

 

 

3.2.6

能根据各种编程要领和代码优化程序

 

 

3.2.7

能翻译数控机床英文提示及操作手册

 

 

3.2.8

能正确的选择加工机床

 

 

3.2.9

能计算尺寸链并确定加工余量

 

 

3.2.10

能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

 

 

3.2.11

能与相关人员交流并有效沟通

 

 

3.2.12

能通过资料查询等途径解决编程问题

 

 

3.3加工与调试

(程序校验)

3.3.1

能读懂加工程序

 

 

3.3.2

能用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3.3.3

能根据加工要求调整机床参数

 

 

3.3.4

能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程序调试

 

 

3.3.5

能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测量工件

 

 

3.3.6

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程序或机床参数

 

 

3.4程序优化

3.4.1

能根据刀具切削特点优化加工程序

 

 

3.4.2

能优化刀具路线

 

 

3.4.3

能通过修改程序提高加工效率

 

 

3.4.4

能不断创新和改进工艺方法

 

 

3.4.5

能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全面考虑人机工程和防错功能

 

 

3.5程序管理

3.5.1

能有效的进行程序文档管理

 

 

3.5.2

能保证电脑与数控机床的数据传输

 

 

4.质量控制

4.1测量操作

4.1.1

能正确使用量检具及测量设备

 

 

4.1.2

能按工厂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检测

 

 

4.1.3

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测量数据管理

 

 

4.1.5

能根据零件工艺要求进行测量

 

 

4.1.6

能根据零件精度要求选择检测工具

 

 

4.1.7

能读懂测量结果和报告

 

 

4.1.8

能执行检具管理规定

 

 

4.1.9

能规范填写检测数据

 

 

4.2尺寸分析

4.2.1

能找出零件技术要求及基准位置

 

 

4.2.2

能正确填写尺寸分析表

 

 

4.2.3

能进行工件尺寸链分析

 

 

4.2.4

能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4.2.5

能读懂零件加工尺寸链之间关系

 

 

4.2.6

能应用专用软件分析零件加工稳定性

 

 

4.2.7

能读懂零件加工质量控制图

 

 

4.3尺寸控制

4.3.1

能根据加工要求选择机床

 

 

4.3.2

能正确使用量具检测工件尺寸

 

 

4.3.3

能调整各类刀具尺寸,修改加工零点

 

 

4.3.6

能准确进行零件加工精度修正

 

 

4.3.7

能与工艺等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4.3.8

能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参数

 

 

4.3.9

能通过抽检发现并处理加工中异常情况

 

 

4.3.10

能正确处理尺寸质量标准与产品性能关系

 

 

4.3.11

能有效组织质量控制会议

 

 

4.3.12

能正确处理机床参数与加工尺寸的关联

 

 

4.3.13

能根据检测报告调整相关加工程序

 

 

4.3.14

能正确运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解决产品加工质量的问题

 

 

5.设备维护与保养

5.1维护

5.1.1

能进行设备点检

 

 

5.1.2

能遵守操作规程

 

 

5.1.3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机床附属设备

 

 

5.1.4

具有敬岗受业、吃苦耐劳精神

 

 

5.1.5

能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床

 

 

5.1.6

能使用正确地维护方法

 

 

5.1.7

能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日常保养

 

 

5.2维修

5.2.1

能遵守车间设备维修规程

 

 

5.2.2

能与其他部门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5.2.3

能进行设备参数的正确设置

 

 

5.2.4

能正确描述机床故障现象

 

 

5.2.5

能识别机床故障报警信息

 

 

5.2.6

能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处理机床一般故障

 

 

5.3设备管理

5.3.1

能按设备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5.3.2

会管理设备台账

 

 

5.3.3

会用办公软件进行管理

 

 

5.3.4

能阅读相关设备英语资料

 

 

5.3.5

能说明机床的结构与原理

 

 

5.3.6

会设备基本的维护

 

 

6.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

6.1现场问题解决

6.1.1

能按照工作现场流程解决问题

 

 

6.1.2

能严格遵守并执行岗位职责

 

 

6.1.3

能与其他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与沟通

 

 

6.1.4

能按要求处理生产现场问题

 

 

6.1.5

能正确制订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6.1.6

能正确使用生产现场设备

 

 

6.2协调响应

6.2.1

能严格遵守并执行现场管理制度

 

 

6.2.2

能与其他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与沟通

 

 

6.2.3

能及时与各职能部门对接

 

 

6.2.4

能及时正确处理生产现场问题

 

 

6.2.5

能有效地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6.3现场文档管理

6.3.1

能按要求对文档进行有效管理

 

 

6.3.2

能根据加工生产、档案管理需求,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6.3.3

能熟练进行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

 

 

6.3.4

能按要求撰写现场工作总结等文件

 

 

6.3.5

能按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

 

 

6.3.6

能按要求进行设备管理并填写设备保养卡

 

 

 

2.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结果,结合数控技术从业人员职业标准,结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并充分考虑教学实施,系统设计了“综合项目递进式”的数控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结构,如图4-1所示。

201905240857540107.Png 

图4-1  “综合项目递进式”的数控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设置“普通机床操作(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加工工艺与编程->高速加工与检测项目”四个工作项目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制作则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串联应用。

3.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本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数控技术工作任务分析所得的岗位能力要求,以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汽车模具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引入课程,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及学习项目,依托合作企业共建专业核心课程,现将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主要内容展示如下:

表4-4-1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

开设学期

主要实训项目

师资条件配备

教学条件配置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专业能力目标

1.能按企业岗位规范及安全要求进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2.能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能按夹具的安装要求进行夹具的安装与调试;

4.能按正确的装夹要求进行刀具及工件的安装,并建立相应的工件坐标系;

5.能根据零件图加工要求,设计合理的刀具进给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及装夹方式,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

6.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熟练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

7.能正确输入加工程序,并通过数控仿真、空运行等手段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8.能熟练操作UG等CAM软件;

9.能完成模具复杂型面数控编程与工序单的生成;

10.能针对不同数控系统进行刀路后处理,输出正确的NC程序;

11.能进行电脑与机床的通信完成在线加工功能;

12.能按零件首件加工要求,对零件进行首件加工;

13.能正确选用相关量具对首件零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加工过程优化加工程序;

14.根据装配图,能利用办公软件制订装配方案((零件装配顺序及方法、调试及所需工具)及装配过程记录表;

15.能按装配过程卡的装配顺序进行零件装配与调试,并做相应记录。

方法能力目标

1.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工作思维方式,按质高效地完成铣削加工学习项目;

2.能通过先进、有效手段(网络查询、文献查询、数字分析等)查阅铣削加工、编程等技术资料,获取项目所需的加工知识;

3.能进行有效地生产加工总结,分析任务完成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达到举一反三目的;

4.能通过听、看、感知等方式,判断零件铣削加工是否正常,并及时作出分析、决策。

社会能力目标

1.能较快地适应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床生产环境,并按照“5S”等车间管理规范着装、零件加工、物品整理;

2.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学习加工项目;

3.能有意识地按照节能、环保要求实施学习及生产项目;

4.能认真细致地做好加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首件零件加工安全正常进行;

5.能通过倾听、讨论等方式,与零件生产流程中其他工序操作工、机床维修人员进行良好地交流,促进工作协调;

6.能充分发扬团队协作及吃苦耐劳精神,服从组长安排,积极参与学习项目实施,并发挥重要作用。

1.安全生产

2.机床维护保养

3.机床面板操作

4.刀具安装

5.工件安装

6.对刀操作

7.检具底板平面铣削

8.台阶面铣削

9.单一外形轮廓铣削

10.叠加外形轮廓铣削

11.岛屿型外形轮廓铣削

12.开放型腔的铣削

13.封闭型腔的铣削

14.复合型腔的铣削

15.连接孔的加工

16.配合孔的加工

17.3D型面(院标)加工

18.模具上下模板加工

19.凸(凹)模加工

20.小型机械子系统的装配

……

160

4

1.零件单项结构加工训练,主要包括:

1.平面及外形轮廓铣削

1.2槽、内腔铣削

1.3孔结构加工

 

1.4 3D型面加工

 

2.零件试制

3.零部件装配

1.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且有数控铣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

2.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专科以上学历和数控铣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有企业数控铣削加工相关工作经历5年以上。

 

1. 理实一体课——能满足学生每人一台高性能的图形处理电脑,计算机内配装数控仿真系统软件、自动编程软件(UG、POWERMILL);配置数控铣床2台;配备多媒体设备(投影机、电脑、扩音设备等);机房内配有白板。

2. 技能训练课——实训室配置具有可传输功能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满足3-4个学生一台机床。


表4-4-2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

开设学期

主要实训项目

师资条件配备

教学条件配置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能熟练编制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程序,并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对零件进行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按企业岗位规范及安全要求进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2.能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能正确使用各类数控车刀并能按需要进行刃磨;

4.能按正确的装夹要求进行工件的安装,并能进行机床的对刀操作;

5.能根据零件图加工要求,设计合理的刀具进给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及装夹方式,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

6.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熟练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

7.能正确输入加工程序,并通过数控仿真、空运行等手段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8.能按零件首件加工要求,对零件进行首件加工;

9.能正确选用相关量具对首件零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加工过程优化加工程序。

(二)方法能力目标

1. 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工作思维方式,按质高效地完成车削加工学习项目;

2. 能通过先进、有效手段(网络查询、文献查询、数字分析等)查阅车削加工、编程等技术资料,获取项目所需的加工知识;

3. 能进行有效地生产加工总结,分析任务完成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能通过听、看、感知等方式,判断零件车削加工是否正常,并及时作出分析、决策。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和维护数控设备的习惯;

2.能按照“5S”管理要求整理物品及规范操作现场;

3.能按生产流程、现场管理流程填写交接班记录及设备保养卡;

4.具备节能环保意识;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吃苦耐劳;

6.能通过面谈、电话、讨论等方式与同事沟通,能与同学协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艺流程与加工程序的编写、录入与编辑;仿真软件模拟加工

2.数控车床操作基本技能、安全操作规程、机床日常保养方法

3.刀具、量具、工具准备、夹具正确使用

4.单一零件的车削加工

5.零件的质量检查与技术分析

6.车床的维护保养与工作环境的清理

 

7.车削盘(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法,零件安装定位方式,加工步骤

8.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选择准备刀具、量具、夹具,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9.车削内孔、内锥、内螺纹的编程指令的应用方法

10.数控车削套类零件的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11.套类零件进行质量分析

12.组合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分析,零件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及使用性能的影响

13.保证圆柱配合件、锥面配合件、螺纹配合件、圆弧(球面.配合件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措施

14.相关的计算方法与工艺准备

15.组合件的加工与装配要领

16.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工艺要求

17.复杂曲面的有关计算与加工编程

18.保证加工质量与提高生产效率措施

19.批量生产场地的合理布置和文明生产知识

20.设计方案的确定

21.绘图软件的应用

22.有关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24.复杂表面程序的编制

24.刀具几何角度、车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80

3

1.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2.盘(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3.组合件的车削

 

4.零件生产

 

5.创意制作

1.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且有数控车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水平,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

2. 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专科以上学历和数控车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有企业数控车加工相关工作经历5年以上。

1. 仿真课——能满足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计算机内配装数控仿真系统软件;机房内配有白板。

2. 理论课——能在车间中配备多媒体教室(投影机、电脑、扩音设备等)。

3. 实践课——实训按“教室+车间”模式布置,具有“车间里面有教室,教室旁边有实训设备”的环境特点,完全满足本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2-3人为一组配备数控车床1台。

4.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现场咨询、现场教学,包括:模具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表4-4-3  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

开设学期

主要实训项目

师资条件配备

教学条件配置

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整体上认识机械系统的结构组成,懂得机械传动原理,会分析各种传动机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能识别机械零部件并懂得其作用。能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传动结构,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查找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工作、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我建构完成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规范使用机械拆装工具对部件进行拆装和调整;

2.能识别典型机械零部件,并能解释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其运动方式;

3.能运用力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工作能力分析,并能正确选择材料;

4.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机械部件(产品),完成产品数据收集、实体建模、计算分析、图样设计、技术文档编制等工作任务;

5.能根据要求对机械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6.能对产品加工成本进行一般的技术经济分析;

7.能熟练使用工具书和相关软件工具进行辅助设计。

(二)方法能力目标

1.能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对机械产品中的典型机构使用情况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应用;

2.能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对学习和实践中发现的机械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探究方案,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能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拆装和调整;

4.能根据给定条件的机械结构的设计任务,对数字进行采集、整理与解读、计算和分析,并合理进行选择和评价,并能进行一定的机械创新设计;

5.能对已完成机械设计工作进行反思,并能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6.能撰写学习总结,分析完成任务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三)社会能力目标

1.能求真务实、认真细致进行机械结构设计计算和规范地绘图,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2.能合理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并发挥重要作用;

3.能选择电话、面谈或其他交流方式与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通过倾听、讨论等方式,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探讨,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4.能遵守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行为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及礼仪要求。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间歇运动机构

1.运动副的概念

2.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3.机构自由度计算

1.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2.凸轮机构的设计

3.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1.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螺栓联接和销联接的特点及分类

3.减速器箱体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附件功能

1.齿轮参数基本计算

2.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分析(轴、轴承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式、公差与配合)

3.装配图识读及绘制

1.车床的加工功能及其组成

2.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

1.机床常见传动方式及其变速和换向装置

2.机床主轴箱的结构及主轴变速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

3.主轴箱的传动系统图

4.轮系传动比计算

1.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分析

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3.带及链传动、平面齿轮传动、联接、轴和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

4.静力学基本知识以及构件的基本变形及强度计算

5.机械设计方法及其新发展

1.传动方案设计

2.齿轮传动设计、轴的设计、键联接和销联接设计、联轴器的选择、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箱体设计

3.公差与配合

96

2、3

1.1常用机构认知

1.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3常用机构设计

2.1减速系统功能及结构

2.2减速器轴系零部件结构分析及拆装

2.3普通车床传动系统功能分析

2.4普通车床主轴箱的结构分析

3.1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及失效分析

 

3.2传动装置及零部件设计

1.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

2.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1.课堂教学——配备常用机构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机、计算机等)、活动桌椅;

2.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

3.现场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机床、试验台。

 

表4-4-4  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

开设学期

主要实训项目

师资条件配备

教学条件配置

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专用夹具设计、机床选用和调试及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等方面具有基本的能力;对零件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正确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切削加工性;

2.能看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能根据零件的工艺规程正确地管理生产和指导操作;

3.能正确选用机床和进行机床的各种加工计算;

4.能正确选用工装夹具,并能提出合理化的日常维护和改进建议;

5.能正确选用切削用量,能合理利用切削加工中的物理现象和基本规律进行切削加工;

6.能编制中等难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7.能设计中等难度零件的机床夹具;

8.能分析和控制简单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

(二)方法能力目标

1.能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读懂加工资料,用于正确管理生产和指导操作;

3.能查阅资料,从不同途径获得机械加工资讯和相关知识;

4.能根据已掌握的机械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场的工艺和工装问题;

5.能对现有的工装进行改进,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6.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工艺设计,并组织实施;

7.能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社会能力目标

1.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

2.能进行自我调节,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和现场工作环境;

3.能较好地与企业的领导和同事沟通合作,开展自己的工作;

4.能对工作任务认真负责,有意识地按照节能环保的理念进行生产和管理;

5.能准确地表达个人意愿,体会工作带来的乐趣。

1.零件图图样分析、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毛坯种类、选择原则、毛坯选择案例分析

3.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类型、工件安装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工序设计

4.切削运动、工作表面、切削层参数、切削力

5.车床类型、CA6140车床、车刀

6.用三爪卡盘装夹、用四爪卡盘装夹、用顶尖装夹、用花盘装夹、用心轴装夹、中心架和跟刀架的应用

7.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外圆柱面的加工质量分析、孔的加工质量分析、螺纹的加工质量分析

8.细长轴、偏心轴工艺制定

9.齿轮零件图识读、齿轮过程卡编制、齿轮工序卡编制

齿形加工方案比较、齿轮加工方法、齿形加工设备

9.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轮齿加工质量分析、轮齿检验

叉架类零件工艺特点、工艺过程卡编制、工序卡编制

10.零件定位、夹紧方案的确定、定位误差计算、夹紧力计算、尺寸及公差的标注

11.叉架零件主要检测项目、位置精度的检验

12.认知箱体零件、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箱体零件的平面加工、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镗床与镗刀

13.箱体零件主要检测项目、孔距精度及其相互位置精度的检验

 

120

3、4

1.1零件图识读

1.2毛坯选择

1.3识读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实例

2.1认知切削规律及物理现象

2.2选用与调试加工装备

2.3工件装夹及车床附件应用

2.4阶梯轴加工质量分析

2.5其它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介绍

3.1圆柱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3.2齿形加工

3.3轮齿加工质量分析与齿轮检验

4.1叉架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4.2叉架类零件加工专用夹具设计

4.3叉架类零件加工质量检测

5.1箱体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箱体零件加工

5.3箱体零件加工质量检测

1.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有较好的机械理论知识储备,并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实施教学。

2.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1.工艺教室机械设计资料多本,教室内配有多本工艺和夹具设计工具书、电脑、教具、模型、图纸等与机加工有关的教学工具,还有常见夹具及夹具教学模型,典型的通用及专用夹具、夹具教学模型。

2.实训车间:

车床、铣床、钻床、镗床等通用机床

 

 

 

表4-4-5  UG建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

学时

开设学期

主要实训项目

师资条件配备

教学条件配置

UG建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专用夹具设计、机床选用和调试及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等方面具有基本的能力;对零件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用基本体、扫描体、成型特征来构建零件和制作零件图;

2.能用构造的零件装配成部件和制作装配图;

3.能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来观察零件的形状组成特点,确定建立模型的思路与方法。

4.能遵循建模数据与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二)方法能力目标

1.能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已有知识独立解决新问题。

(三)社会能力目标

1.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

2.能进行自我调节,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和现场工作环境;

3.能通过学习,养成求真务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4.能准确地表达个人意愿,体会工作带来的乐趣。

1.模型的显示和察看、软件工具条设置等基本操作。

2.由方块、圆柱、圆锥、球四种基本体组成的零件建模。

3.草图绘制截面,并产生拉伸体、旋转体、扫掠体三种扫描体组成的零件建模。

4.由孔、圆台、腔体、凸垫、键槽、沟槽六种成型特征组成的零件建模。

5.由零件配对组成的部件建模。

6.零件图的基本视图、剖视图建立。

7.零件图的尺寸、公差、文本、基准、粗造度标注。

8.装配图视图与明细表建立。

60

3

1.草图绘制

2.特征建模

3.零件基本视图、剖视图生成。

4. 装配图与明细表建立。

1.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能够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

2. 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所承担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1.课堂教学——配备常用机构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机、计算机等)、活动桌椅;

2. CAD实训室:配置高性能的图形处理电脑,并要做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人一台机器。

3. 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现场咨询、现场教学。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1.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施课程教学,根据专业课程结构,本专业将在现有实训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4-2所示。

201905240857547485.Png 

图4-2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体系

 

2.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课程体系所开设实训项目,对应所需要的设备如表4-5所示。表中的大部分设备将会与数控技术专业群和设备管理专业群共享。

表4-5 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场所设备条件

阶段

实训场所

教学环节

设备名称

1

专业基础平台

基础实验室

 

制图与测绘实训项目

公差与测量实训项目

材料与热处理实训项目

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项目

电工实训项目

液压与气动实训项目

图板、测绘工具、零件模型等

千分表、内径百分表等常用测量仪器

金相显微镜等

常用机构实物及模型等

电工实验台

液压与气动实验台

2

机械加工阶段

 

单项技能训练实训室(实训车间)

钳工实训项目

普车实训项目

普铣实训项目

数车实训项目

数铣/加工中心实训项目

数控线切割实训项目

数控多轴加工实训项目

钳工台钳工工具

普通车床

普通铣床

数控

数控铣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多轴联动机床

3

工艺编程阶段

工艺设计室、

技术中心

工艺设计项目

自动编程项目

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项目

刀具、工装夹具

计算机及配套的数控加工、编程软件

三座标测量机等

4

综合应用阶段

职业能力测试区、技术中心、

校内实习工厂、

校外实训基地

职业能力测试

新产品试制项目

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数控加工项目

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顶岗实习

预就业顶岗实习

普车、普铣、磨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

数控精密加工机床

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

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设备

(四)实习设计

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就业时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制度,我们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将顶岗实习课程化,分两阶段安排学生到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桂林福达等合作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

第一阶段——职业素质实习:主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并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顶岗实习。这一阶段实习主要将学生安排在汽车配件生产、模具数控加工等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让他们在企业参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生产实践,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并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与师傅、车间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并学会自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生产组织形式,感受企业文化,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时间、纪律观念及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预就业实习:主要以企业“准员工”身份的实习,这一阶段的实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进行工作,经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独立工作,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从而真正地融入到企业生产中,实现“零距离”人才的培养。

本专业两阶段实习的具体安排如表4-6所示。

 

表4-6 数控技术专业实习安排表

阶段

时间

实习目的

实习项目

(内容/任务)

实习形式

考核要求

主要合作企业

第一阶段:

职业素质实习

第4学期8周)

1.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

3.了解工作岗位上的生产任务、所用设备及操作要求,能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培养与师傅交流与沟通的能

5.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规范

1. 在师傅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

2. 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责任

3.机床日常维护保养等

专业顶岗

实习态度(占20%)

专业技能(占30%)

实习报告(占30%)

实习总结(占20%)

1.校内实训基地

2.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

3.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4.柳州商泰机械厂等

第二阶段:

预就业实习

5学期(6周)

6学期(18周)

1.培养良好的质量、安全、管理、合作意识。

2.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1.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生产

2.机床日常维护保养。

3.产品检验

4.产品的销售及服务等

预就业顶岗

实习态度(占20%)

专业技能(占30%)

实习报告(占30%)

实习总结(占20%)

1.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

2.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3.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4.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

 

 

 

 

 

 

 

(五)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包括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和专业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分的毕业要求为120分。

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设计,以我院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爱国明理、崇德敬法、勤学敏行、强体健心”的高技能人才,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企业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围绕数控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专业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主要设计了专业入门教育、机械制图与测绘竞赛、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三维建模技能大赛、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顶岗实习教育等6项共48个活动分。

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了10个模块,各模块的主要活动和目标如表4-7所示,本专业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了96个活动分的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活动,详见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进程安排表。

4-7: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活动结构设计表

活动模块

活动目标

活动名称

活动分

1. 思想政治 教育与职业道 德训练

通过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了解院情、系情,熟悉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主题班会企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讲座,开展劳动纪律和观念、责任感、感恩、诚信、环保安全、励志等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企业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要求,从小事做起,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和落实,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准则教育

4

院情教育与学习管理教育

4

安全教育

4

适应教育

4

励志教育

4

感恩教育

4

诚信教育

4

禁毒、防艾教育

4

“五·四”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4-8

“社团风景线”社团活动

4-8

其他主题教育活动

4-8

2. 就业创业训练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赛、职业礼仪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模拟面试、实战演练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掌握初步的创业方法。

职业形象设计与求职礼仪大赛

4-8

KAB 创业培训

4-8

创业计划大赛

4-8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4-8

模拟招聘大赛

4-8

职业与法律咨询会

4

科学商店进社区

4-8

其他主题活动

4-8

3.心理素质训练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健康团队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意志力、人格魅力、潜能开发、心理援助等系列训练项目,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25 教育活动

4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

4

心理剧大赛

4-8

心理电影赏析

4

其他主题活动

4-8

4.身体素质训练

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知识讲座、各类体育竞赛、单项运动俱乐部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阳光长跑

4-8

篮球赛

4-8

气排球赛

4-8

羽毛球赛

4-8

5.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征文、演讲、辩论、调查报告、人文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 合作沟通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推理演绎和随机应变能力。

大学生辩论赛

8

大学生生演讲赛

8

主题征文比赛

8

其他主题活动

4-8

6.外语运用能力训练活动

通过各项英语竞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英语强化训练、展示英语综合素质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英语应用能力。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

4-8

“英语口语”风采大赛

4

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赛

4-8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4

其他主题活动

4-8

7.素质大讲堂活动

通过博文经典、美滋驿站、社会纵横、科技星空、情感漫步、人生启航、博雅分享等栏目,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开设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每学期 8-10 次专题讲座

每次 4

其他主题活动

4-8

8.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企业调研、“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团风景线”社团活动等社团开展的主题活动等,要求学生撰写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并进行活动效果评价等,在各项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综合锻炼和检验学生的职业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假期社会实践

8

志愿者服务

每次 4

三下乡活动

8

社区挂职

8

其他主题活动

4-8

9.数字运用能力训练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数学文化、数学建模讲座、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文化讲座

4

数学建模竞赛

8

其他主题活动

4

10.创新教育训练

通过组织创新讲座、创新实践指导、创新大赛、创新工作室等形式,以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的方式开展创新培训项目,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各专业自主设置

4-8

 

(六)职业技能竞赛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促使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有效衔接,使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贴紧职业岗位要求,并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成果,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第三,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安排他们参加省市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选才”目的。

为了有效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阶段实践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学好相关专业技能,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设计为“基础知识应用”、“专项技能应用”、 “创新设计”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按照对应的专业技能学习进程来设计比赛项目。

此外,为了使技能大赛体现企业要求,在设计大赛项目时,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大赛项目,并参照企业、行业和国家相应标准,由校企专家共同评价,实现技能大赛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本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具体设计如表4-8所示。

表4-8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设计安排表

序号

竞赛

名称

竞赛目标

竞赛

形式

与专业课配合情况

相关标准或平台

1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制图、识图、绘图能力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能力

普通车床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钳工操作能力

普通铣床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实操

机械制图与测绘

计算机辅助工程图绘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零件普通车削加工

简单机械零部件手工制作

零件普通铣磨加工

使用制图国家标准和制图员职业标准评判

使用Autocad机械设计标准评判

使用普通车工/普通铣工中、高级工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工标准)评判

2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三维造型能力

实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结合CATICS三维建模大赛

使用国家信息产业部职业鉴定指导中心《CAD/CAM设计师》标准评判

3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创新能力

实操

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作训练

给合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七)职业能力测试(毕业设计/论文)

职业能力测试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否具备了必要的职业理论知识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否熟识了本专业课程所传授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综合测试。

1.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是指职业能力达成的程度,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是依据数控技术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参照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确定的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经过学习可达到的一种状态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要求见表4-9所列:

表4-9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要求表

职业能力等级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级

1-1小型机构(普通机床加工可完成的小机构)的制作及装调

专业能力: 

1.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2.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3.能规范地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含调整),并能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4.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6.能独立完成机械子系统的零件图、装配图及机械加工工艺卡制作。7.能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毛坯、工具等准备工作,规范地操作机床完成工件的加工;8.能分析非标零件图(材料、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的结构工艺性,明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9.能根据要求制作功能部件装配方案,并独立实施功能部件的安装;10.能独立完成本专业课程所传授的面向实践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关知识: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3.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表达方法;4.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5.形状、位置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6.金属材料的性质;7. 工艺、工序、工步基本概念;8.车、铣、磨、钳工艺特点;9.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0.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11.定位夹紧原理;12.机加工通用夹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13.机加工内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深度尺,杠杆百分量表的使用方法;14.机加工刀具种类及选用;15.精益化管理制度;16.机床点检;17.机床日常保养及方法;18.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

相关技能:1.能编制加工工艺文件;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机床(含调整),并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 能按工艺卡要求操控普通机床进行零部件的金属加工操作及加工精度控制(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8. 能按工艺卡要求进行机械子系统的装配。

二级

2-1机械子系统的制作及装调

专业能力:1.能够根据提供的相关三维模型、功能说明等技术文件进行分析,从资料中搜集相关信息,制定工作订单并转换角色移交给“客户”;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含调整),并能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能在注意系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从技术、经济和生态环保方面综合考虑,根据订单独立选取合适的解决方案并编写工作计划(含零件采购清单、加工工艺过程卡(综合普通、数控加工、热处理工艺等零部件加工的全工艺过程)、装配过程卡等文档);8.根据订单和工作计划,做验收工作记录表,用于验收系统数据和系统资料;9.能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毛坯、工具等准备工作,规范地操作机床完成工件的加工;10.能分析非标零件图(材料、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的结构工艺性,明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11.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加工任务书、功能部件装配方案,并独立实施功能部件的装调;12.能独立完成本专业课程所传授的面向实践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能较好地与客户交流,做好产品的验收交付。

 

相关知识: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3.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表达方法;4.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5.形状、位置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6.金属材料的性质;7. 工艺、工序、工步基本概念;8.车、铣、磨、钳工艺特点;9.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0.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11.定位夹紧原理;12.机加工通用夹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13.机加工内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深度尺,杠杆百分量表的使用方法;14.机加工刀具种类及选用;15.数控车、数控铣工手工、自动编程指令或加工策略(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16.精益化管理制度;17.机床点检;18.机床日常保养及方法19.金属材料热处理;20.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应用及图形文字符号;21.设备、元件的安装规范及注意事项22.接线工艺要求和规范;23.简单液压、气压回路知识。

相关技能:1.能编制加工工艺文件(综合普通、数控加工、热处理工艺等零部件加工的全工艺过程);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机床(含调整),并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 能按工艺卡要求操控普通、数控机床进行零部件的金属加工操作及加工精度控制(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8.能对简单动力配电线路进行接线及调试9.能对简单液压、气动回路进行装调。

2-2 复杂零件的工装夹具设计

专业能力:1.能跟据零件的技术特点和客户的要求设计夹具方案;2.能按照所设计夹具完成指定零件的工艺文件编制;3.能应用3D软件对所设计夹具完成3D模型的创建,并应用CAM软件完成夹具主要部件的加工刀具路径创建。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4.能较好地与“客户”交流,做好产品的验收交付。

 

相关知识: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类型;2.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定位基准的分类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5.常用定位方法;6. 工序集中与分散、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7.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方法及原则;8.机床夹具的组成、作用及分类;9.合理定位方式、常用定位元件及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10.夹紧方式及夹紧装置;1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与步骤;12.UG建模13.UGCAM(POWERMILL)。

相关技能:1.能跟据零件的技术特点和客户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夹具方案;2.能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正向出图,并编制正确的加工工艺文件;3.能完成对设计的夹具主要部件的正确刀具路径生成。

 

2.职业能力测试内容及安排

(1)概述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安排在第三学期,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安排在第五学期,两阶段的测试均由理论测试和综合实践测试两大部分组成,测试内容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中所涵盖的学习内容。

理论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理论知识以及一般认知分析能力。理论试题从数控技术专业理论测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考卷进行考试。

综合实践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是否具备了某个级别的职业行动能力。综合实践测试要具有综合性和职业性,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工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控制、评价工作结果等,综合实践测试还要包含对学生语言表达、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的测试。

表4-10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安排表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

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40%

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60%

综合实践测试

权重:60%

时间:4周(除去理论考试时间)

理论测试

权重:40%

时间:1.5小时

综合实践测试

权重:60%

时间:2周课内(除去理论考试时间)+2周课外

理论测试

权重:40%

时间:1.5小时

机构自制件制作与准备

规定时间:3周

实践任务的实施

规定时间:6 h(机构装配时间除外)

阶段    权重

计划    10%

实施    75%

检查    10%

情景对话   5%(最多10分钟)

第一部分

权重:50 %

23 道选择題

其中 3 道可划掉不答

其中 6 道为必答題

第二部分

权重:50 %

5道问答題(全部必答)

机构自制件制作与准备

规定时间:1周(课内)

实践任务的实施

规定时间:6 h(装配时间除外)

阶段 权重

计划   10% 

实施   75%(其中夹具设计与加工为30%)

检查10%

专业会话 5%(最多20分钟)

第一部分

权重:50 %

27 道选择題

其中 2 道可划掉不答

其中 6 道为必答題

第二部分

权重:50 %

5道问答題(全部必答)

3道编程、工艺题(全部必答)

 

 

(2)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安排

1)一级职业能力测试安排

一级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测试部分为一完整的工作任务(含情景专业会话在内)。要求考生通过完成一个涉及车、铣、磨、钳技术的综合加工任务并完成机构的安装(含准备期间自制件)与调试来证明其工作能力。

总测试时间为4周,其中前3周进行机构自制件的制作和相关考核知识、技能的强化,第4周开始,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和统一的考试安排,先在6小时内,完成指定零件加工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情境对话等环节的测试,然后在剩余时间内完成机构的装配与功能展示。

6小时的统一考试学生工作进程:

计划阶段:考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工艺表,确定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考生必须按“工作任务描述”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阶段:考生要评价工作任务的整体功能和零部件的功能以及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检查并完成检查表填写。这些工作均可与实施阶段同时进行。对检查表列出的特征值评价的意义是检查考生对加工好的零部件的功能及尺寸是否能进行正确评价,而零件加工是否专业,尺寸是否精确与此无关。

考试规定时间到后,考生必须把所有资料和完成加工的工作任务交给考试委员会。此时考试委员会必须确认在资料及完成的工作任务上都有考生的考号。

2)二级职业能力测试安排

二级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部分有两部分组成,首先需完成一完整的工作任务(含情景专业会话在内)。要求考生通过完成一个涉及车、铣、磨、钳技术的综合加工任务并完成机构的安装(含准备期间自制件)与调试来证明其工作能力。其次,在测试期间根据给定零件和指定要求,用UG等建模软件按标准设计出加工所用的工装夹具,并完成所设计夹具的某指定零件的编程验证。

总测试时间为4周(课内2周,课外2周),首先实施课外2周的任务:开展资料搜集及零件工装设计分析,并完成夹具设计。夹具指定零件的编程加工验证统一安排在课内学时的第2周的某个时间段进行,时间为4小时。课内学时的第1周进行机构自制件的制作、夹具设计和相关考核知识、技能的强化,第2周开始,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根据统一的考试安排,先在6小时内,完成指定零件加工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情境对话等环节的测试,然后在剩余时间内完成机构的装配与功能展示。

6小时的统一考试学生工作进程:

计划阶段:考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工艺表,确定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考生必须按“工作任务描述”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阶段:考生要评价工作任务的整体功能和零部件的功能以及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检查并完成检查表填写。这些工作均可与实施阶段同时进行。对检查表列出的特征值评价的意义是检查考生对加工好的零部件的功能及尺寸是否能进行正确评价,而零件加工是否专业,尺寸是否精确与此无关。

考试规定时间到后,考生必须把所有资料和完成加工的工作任务交给考试委员会。此时考试委员会必须确认在资料及完成的工作任务上都有考生的考号。

3.职业能力测试达标评定规则:

1)“综合实践测试”和“理论测试”两部分均要达到及格及以上等级,方能判定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为通过(含合格、中等、良好、优秀);若其中有一项测试不及格,则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2)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必须为合格及以上等级才可参加二级职业能力测试,二级职业能力测试的“综合实践测试”和“理论测试”两部分均达到及格及以上,才能判定二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为通过(含合格、中等、良好、优秀);若其中有一项测试不及格,则二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3)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中,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占40%,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占60%。

4)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合格及以上等级为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注:“合格”、“及格”指百分制成绩为60-69分;“中等”指百分制成绩为70-79分;“良好”指百分制成绩为80-89分;“优秀”指百分制成绩为90-100分。

 

 

五、人才培养工作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表5-1  数控技术专业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


1

2

3

4

5

6


1.学期教育总周数小计

18

18

18

18

18

18

108

其中:课堂教学

11

14

8

7

5

 

45

集中实训教学

5

4

6

6

4

 

25

入学教育与军训

2

 

 

 

 

 

2

实习

 

 

 

8

5(1)

18

31(1)

职业能力测试(毕业设计/论文)

 

 

4

 

4

 

8

校运会

0.5

 

0.5

 

0.5

 

1.5

2.寒暑假

6

8

6

8

6

8

42

3.机动

1

1

1

1

1

1

6

   

52

52

52

156

注:(1)表示把周末等业余时间合计为1周。

(二)第一课堂进程安排

表5-2  数控技术专业第一课堂课程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课时数

备注

总课时

课内

学时

课外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基本素

质课

思想政治类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4/48(16)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36(12)

 

 

 

 

 

 

3

形势与政策

1

16

12

(4)

3(1)

3(1)

3(1)

3(1)

 

 

每个学期

0.25学分

职业素质类

4

专业入门教育

1

20

20

 

20

 

 

 

 

 

 

5

就业与创业(一)、(二)

3

60

30

(30)

1/10(10)

 

 

2/20(20)

 

 

 

6

创新思维训练

1

15

 

(15)

(15)

 

 

 

 

 

 

7

大学生安全教育

2

24

8

(16)

3(5)

3(2)

1(4)

1(3)

(2)

 

每个学期

0.4学分

8

精益生产与信息化基础实训

1

16

16

 

 

 

16

 

 

 

 

身心健康类

9

体育与健康(一)、(二)

5

90

60

(30)

2.5/28

(15)

2.5/32

(15)

 

 

 

 

 

1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5

15

 

 

15

 

 

 

 

 

11

入学教育与军训

3

60

 

(60)

(60)

 

 

 

 

 

 

12

艺术修养

1

24

24

 

 

 

 

24

 

 

 

应用基础类

 

13

高职语文

2

42

30

(12)

 

30(12)

 

 

 

 

 

14

高等数学(工程)

3

48

48

 

48

 

 

 

 

 

 

15

高职英语(一)、(二)

5

90

90

 

3/46

2/44

 

 

 

 

 

16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

3

48

48

 

48

 

 

 

 

 

 

小计

39

680

485

195

242(118)

175(46)

20(5)

48(24)

0(2)

0(0)

 

专业课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项目

17

机械制图与测绘*

6

108

108

 

3/60

3/48

 

 

 

 

同一教师

18

AutoCAD绘制工程图

3

48

48

 

1.5/24

1.5/24

 

 

 

 

19

工程材料

2

36

36

 

2/36

 

 

 

 

 

 

20

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

6

96

96

 

 

3/48

3/48

 

 

 

 

21

简单机械零部件手工制作

1

20

20

 

1/1w

 

 

 

 

 

 

22

零件普通车削加工

4

80

80

 

4/4w

 

 

 

 

 

 

23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

36

36

 

 

2/36

 

 

 

 

 

24

零件普通铣磨加工

4

83

83

 

 

4/15+3.5W

 

 

 

 

 

机床维护与维修项目

25

电工技术基础

2

40

40

 

 

2/40

 

 

 

 

 

26

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

3

48

48

 

 

 

3/48

 

 

 

 

27

机电设备控制

2

48

48

 

 

 

2/48

 

 

 

 

28

数控机床及其维护

2

48

48

 

 

 

2/48

 

 

 

 

29

数控机床装调及维护训练

2

40

40

 

 

 

2/2w

 

 

 

 

加工工艺、工装与编程项目

30

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6

120

120

 

 

 

3/60

3/60

 

 

 

31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4

80

80

 

 

 

4/4w

 

 

 

 

32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8

160

160

 

 

 

 

8/40+6w

 

 

 

33

零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2

40

40

 

 

 

 

 

2/2w

 

 

34

UG建模*

3

60

60

 

 

 

3/60

 

 

 

 

35

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训练

2

40

40

 

 

 

 

 

2/2w

 

 

高速精密加工与检测项目

36

质量检测与控制

2

32

32

 

 

 

 

 

2/32

 

 

37

多轴数控加工技术

3

48

48

 

 

 

 

 

2/48

 

 

综合实践项目

38

第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

4

80

80

 

 

 

4/4W

 

 

 

 

39

职业能力测试(毕业设计/论文)

6

80

40

(40)

 

 

 

 

5/40(40

 

 

40

职业素养实习

8

160

4

(156)

 

 

 

8/4(156)

 

 

 

41

预就业实习(一)、(二)

16

320

12

(308)

 

 

 

 

4/2

(6w78

12/10

(18w230))

 

小计

103

1951

1447

504

220(0)

279(0)

512

224(156)

202(118)

10(230)

 

总计

142

2631

1932

699

462(118)

454(46)

532(5)

272(180)

202(120)

10(230)

 

周课时

 

 

 

 

32

28

30

25

18

13

 

注:1.带“*”号标识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   2.一门课程在多个学期开设,在“开课学期及课时数”栏中“/”前数字为该学期学分数,后数字为该学期学时数,带括号的为课外学时数。如《体育》,第一学期的学时记为“2.5/28(15),即表示该学期学分为2.5,课内学时为28学时,课外学时为15学时;3.实训课时整周为5天,0.5周为2天,如《零件普通铣磨加工》的学时计为4/15+3.5W,即表示学分为4,理论学时为15,实训为17天。

(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进程安排

表5-3  数控技术专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进程安排表

专业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安排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分

学期安排

组织实施

1

2

3

4

5

6


1

专业入门教育

8

 

 

 

 

 

二级学院

2

机械制图与测绘竞赛

8

 

 

 

 

 

二级学院

3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8

 

 

 

 

 

二级学院

4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8

 

 

 

 

 

二级学院

5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8

 

 

 

 

 

二级学院

6

顶岗实习教育

8

 

 

 

 

 

二级学院

小计

48

 

 

 

 

 

 

 

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安排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分

学期安排

组织实施

1

2

3

4

5

6


1

行为规范准则教育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2

院情教育与学习管理教育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3

安全教育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4

感恩教育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5

诚信教育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6

“五·四”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4

 

 

 

团委+二级学院

7

新生节活动

4

 

 

 

 

 

团委+二级学院

8

暑期社会实践

4

 

 

 

团委+二级学院

9

素质大讲堂讲座

4

每班1次

 

 

 

 

 

学工处+二级学院

10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

 

 

 

 

 

学工处+二级学院

11

阅读

4

 

 

图书馆

通用技能竞赛安排

12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3

创业计划书大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4

田径运动会

4

 

 

 

基地+二级学院

15

羽毛球联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6

乒乓球联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7

篮球联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8

大学生演讲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19

大学生辩论赛

4

 

 

 

 

 

基地+二级学院

20

“英语口语”风采大赛

4

 

 

 

公共基础部+学工处

21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

4-8

 

 

 

公共基础部+学工处

22

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赛

4-8

 

 

 

公共基础部+学工处

23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4

 

 

 

公共基础部+学工处

24

其他主题活动

4-8

 

 

 

公共基础部+学工处

小计

96-108

 

 

 

 

 

 

 

合计

144-156

 

 

 

 

 

 

 


(四)专业选修课安排

表5-4  数控技术专业选修课安排表

序号

课程群名称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面向专业

备注

1

专业提升

自动生产线运行维护

32

2

4-5

数控技术专业

限选课

2

数控专业英语

32

2

4-5

 

3

机器人技术应用

32

2

2-5

 

4

素质拓展

机电产品营销与服务

36

2

2-5

机电学院各专业

 

5

高效办公技术

18

1

4-5

 

6

机电控制基础

PLC编程应用

18

1

2-5

面向数控群各专业

 

7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处理

36

2

2-5

 

8

精益生产

18

1

2-5

 

9

产品设计

CATIA V5 软件应用

32

2

3-5

机电学院各专业

 

10

产品逆向设计

48

3

3-5

 

11

部件运动仿真

32

2

3-5

 

12

模具设计

模具结构认知

18

1

3-5

机电学院各专业(模具专业除外)

 

13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32

2

3-5

 

1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18

1

4-5

 

15

数控编程基础

数控编程与仿真

32

2

3-5

面向设备群各专业

 

16

MasterCAM数控编程与仿真

36

2

2-5

 

17

计算机辅助设计

32

2

4-5

 

18

专业第二技能等级证

普通车工、普通铣工、高级机修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三维CAD应用工程师证等

 

2

3-5

机电学院各专业

 

注:专业第二技能等级证培训考证最多只计2学分,多证不累加。


六、附件

(一)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1.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是指职业能力达成的程度,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是依据数控技术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参照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确定的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经过学习可达到的一种状态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要求见表1所列:

表1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等级要求表

职业能力等级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级

1-1小型机构(普通机床加工可完成的小机构)的制作及装调

专业能力: 

1.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2.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3.能规范地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含调整),并能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4.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6.能独立完成机械子系统的零件图、装配图及机械加工工艺卡制作。7.能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毛坯、工具等准备工作,规范地操作机床完成工件的加工;8.能分析非标零件图(材料、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的结构工艺性,明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9.能根据要求制作功能部件装配方案,并独立实施功能部件的安装;10.能独立完成本专业课程所传授的面向实践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关知识: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3.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表达方法;4.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5.形状、位置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6.金属材料的性质;7. 工艺、工序、工步基本概念;8.车、铣、磨、钳工艺特点;9.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0.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11.定位夹紧原理;12.机加工通用夹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13.机加工内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深度尺,杠杆百分量表的使用方法;14.机加工刀具种类及选用;15.精益化管理制度;16.机床点检;17.机床日常保养及方法;18.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

相关技能:1.能编制加工工艺文件;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机床(含调整),并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 能按工艺卡要求操控普通机床进行零部件的金属加工操作及加工精度控制(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8. 能按工艺卡要求进行机械子系统的装配。

二级

2-1机械子系统的制作及装调

专业能力:1.能够根据提供的相关三维模型、功能说明等技术文件进行分析,从资料中搜集相关信息,制定工作订单并转换角色移交给“客户”;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含调整),并能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能在注意系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从技术、经济和生态环保方面综合考虑,根据订单独立选取合适的解决方案并编写工作计划(含零件采购清单、加工工艺过程卡(综合普通、数控加工、热处理工艺等零部件加工的全工艺过程)、装配过程卡等文档);8.根据订单和工作计划,做验收工作记录表,用于验收系统数据和系统资料;9.能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毛坯、工具等准备工作,规范地操作机床完成工件的加工;10.能分析非标零件图(材料、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的结构工艺性,明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完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11.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加工任务书、功能部件装配方案,并独立实施功能部件的装调;12.能独立完成本专业课程所传授的面向实践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能较好地与客户交流,做好产品的验收交付。

 

相关知识: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3.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表达方法;4.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5.形状、位置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6.金属材料的性质;7. 工艺、工序、工步基本概念;8.车、铣、磨、钳工艺特点;9.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0.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11.定位夹紧原理;12.机加工通用夹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13.机加工内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深度尺,杠杆百分量表的使用方法;14.机加工刀具种类及选用;15.数控车、数控铣工手工、自动编程指令或加工策略(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16.精益化管理制度;17.机床点检;18.机床日常保养及方法19.金属材料热处理;20.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应用及图形文字符号;21.设备、元件的安装规范及注意事项22.接线工艺要求和规范;23.简单液压、气压回路知识。

相关技能:1.能编制加工工艺文件(综合普通、数控加工、热处理工艺等零部件加工的全工艺过程);2.进入车间,能按照6S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车间环境检查;3.能按照车间精益化管理规范开展工位及机床点检工作;4.能规范地操作机床(含调整),并进行机床附件的安装与校正;5.能规范地进行刀具(刀轴、砂轮)安装及校正;6.能规范地进行机床保养;7. 能按工艺卡要求操控普通、数控机床进行零部件的金属加工操作及加工精度控制(各工种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为准)8.能对简单动力配电线路进行接线及调试9.能对简单液压、气动回路进行装调。

2-2 复杂零件的工装夹具设计

专业能力:1.能跟据零件的技术特点和客户的要求设计夹具方案;2.能按照所设计夹具完成指定零件的工艺文件编制;3.能应用3D软件对所设计夹具完成3D模型的创建,并应用CAM软件完成夹具主要部件的加工刀具路径创建。

方法能力:1.学习者能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正确评估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能独立对零件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社会能力:1.能执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能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4.能较好地与“客户”交流,做好产品的验收交付。

 

相关知识: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类型;2.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4.定位基准的分类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5.常用定位方法;6. 工序集中与分散、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7.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方法及原则;8.机床夹具的组成、作用及分类;9.合理定位方式、常用定位元件及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10.夹紧方式及夹紧装置;1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与步骤;12.UG建模13.UGCAM(POWERMILL)。

相关技能:1.能跟据零件的技术特点和客户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夹具方案;2.能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正向出图,并编制正确的加工工艺文件;3.能完成对设计的夹具主要部件的正确刀具路径生成。

 

2.职业能力测试内容及安排

(1)概述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安排在第三学期,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安排在第五学期,两阶段的测试均由理论测试和综合实践测试两大部分组成,测试内容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中所涵盖的学习内容。

理论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理论知识以及一般认知分析能力。理论试题从数控技术专业理论测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考卷进行考试。

综合实践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是否具备了某个级别的职业行动能力。综合实践测试要具有综合性和职业性,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如工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控制、评价工作结果等,综合实践测试还要包含对学生语言表达、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的测试。

表2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安排表

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

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40%

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60%

综合实践测试

权重:60%

时间:4周(除去理论考试时间)

理论测试

权重:40%

时间:1.5小时

综合实践测试

权重:60%

时间:2周课内(除去理论考试时间)+2周课外

理论测试

权重:40%

时间:1.5小时

机构自制件制作与准备

规定时间:3周

实践任务的实施

规定时间:6 h(机构装配时间除外)

阶段    权重

计划    10%

实施    75%

检查    10%

情景对话   5%(最多10分钟)

第一部分

权重:50 %

23 道选择題

其中 3 道可划掉不答

其中 6 道为必答題

第二部分

权重:50 %

5道问答題(全部必答)

机构自制件制作与准备

规定时间:1周(课内)

实践任务的实施

规定时间:6 h(装配时间除外)

阶段 权重

计划   10% 

实施   75%(其中夹具设计与加工为30%)

检查10%

专业会话 5%(最多20分钟)

第一部分

权重:50 %

27 道选择題

其中 2 道可划掉不答

其中 6 道为必答題

第二部分

权重:50 %

5道问答題(全部必答)

3道编程、工艺题(全部必答)

 

 

(2)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安排

1)一级职业能力测试安排

一级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测试部分为一完整的工作任务(含情景专业会话在内)。要求考生通过完成一个涉及车、铣、磨、钳技术的综合加工任务并完成机构的安装(含准备期间自制件)与调试来证明其工作能力。

总测试时间为4周,其中前3周进行机构自制件的制作和相关考核知识、技能的强化,第4周开始,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和统一的考试安排,先在6小时内,完成指定零件加工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情境对话等环节的测试,然后在剩余时间内完成机构的装配与功能展示。

6小时的统一考试学生工作进程:

计划阶段:考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工艺表,确定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考生必须按“工作任务描述”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阶段:考生要评价工作任务的整体功能和零部件的功能以及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检查并完成检查表填写。这些工作均可与实施阶段同时进行。对检查表列出的特征值评价的意义是检查考生对加工好的零部件的功能及尺寸是否能进行正确评价,而零件加工是否专业,尺寸是否精确与此无关。

考试规定时间到后,考生必须把所有资料和完成加工的工作任务交给考试委员会。此时考试委员会必须确认在资料及完成的工作任务上都有考生的考号。

2)二级职业能力测试安排

二级职业能力测试综合实践部分有两部分组成,首先需完成一完整的工作任务(含情景专业会话在内)。要求考生通过完成一个涉及车、铣、磨、钳技术的综合加工任务并完成机构的安装(含准备期间自制件)与调试来证明其工作能力。其次,在测试期间根据给定零件和指定要求,用UG等建模软件按标准设计出加工所用的工装夹具,并完成所设计夹具的某指定零件的编程验证。

总测试时间为4周(课内2周,课外2周),首先实施课外2周的任务:开展资料搜集及零件工装设计分析,并完成夹具设计。夹具指定零件的编程加工验证统一安排在课内学时的第2周的某个时间段进行,时间为4小时。课内学时的第1周进行机构自制件的制作、夹具设计和相关考核知识、技能的强化,第2周开始,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要求,根据统一的考试安排,先在6小时内,完成指定零件加工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情境对话等环节的测试,然后在剩余时间内完成机构的装配与功能展示。

6小时的统一考试学生工作进程:

计划阶段:考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工艺表,确定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考生必须按“工作任务描述”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阶段:考生要评价工作任务的整体功能和零部件的功能以及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检查并完成检查表填写。这些工作均可与实施阶段同时进行。对检查表列出的特征值评价的意义是检查考生对加工好的零部件的功能及尺寸是否能进行正确评价,而零件加工是否专业,尺寸是否精确与此无关。

考试规定时间到后,考生必须把所有资料和完成加工的工作任务交给考试委员会。此时考试委员会必须确认在资料及完成的工作任务上都有考生的考号。

3.职业能力测试达标评定规则:

1)“综合实践测试”和“理论测试”两部分均要达到及格及以上等级,方能判定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为通过(含合格、中等、良好、优秀);若其中有一项测试不及格,则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2)一级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必须为合格及以上等级才可参加二级职业能力测试,二级职业能力测试的“综合实践测试”和“理论测试”两部分均达到及格及以上,才能判定二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为通过(含合格、中等、良好、优秀);若其中有一项测试不及格,则二级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3)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中,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占40%,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成绩占60%。

4)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测试总成绩合格及以上等级为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注:“合格”、“及格”指百分制成绩为60-69分;“中等”指百分制成绩为70-79分;“良好”指百分制成绩为80-89分;“优秀”指百分制成绩为90-100分。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变更说明

与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本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以下变更:

1. 将《计算机辅助制造》(2学分,36学时)课程删除;将CAM加工内容融入《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学时不增加,仍为160学时 (其中40学时为计算机辅助制造理论课时), 8学分。

2. 将零件普通铣磨加工课程由原来的4学分80学时改为4学分83学时,其中理论15学时,实训3.5周(17天)。

3. 在第3学期增加了第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4学分80学时,前3周为测试准备和强化训练,并对职业能力测试的组织安排、时间计划、相关要求进行了描述和安排。

4. 将《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作训练》删除

 

 

 

 

 

(三)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课程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性质

证书名称

发证单位

与考证相关课程

学时(理论+实践)

合计

1

数控技术

国家重点

铣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机械制图与测绘

108

80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6

简单机械零部件手工制作

20

零件普通铣磨加工

80

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作训练

40

数控机床及其维护

48+40

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120+40

质量检测与控制

32

计算机辅助制造

36

多轴数控加工技术

48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160

2

数控技术

国家重点

车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机械制图与测绘

108

72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6

简单机械零部件手工制作

20

零件普通车削加工

80

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作训练

40

数控机床及其维护

48+40

零件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120+40

质量检测与控制

32

计算机辅助制造

36

多轴数控加工技术

48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8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7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双元制试点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切机械工方向)

专业代码:580101

二、培养对象和学制

培养对象:通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或单独招生的方式,年招收30名学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

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为本地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事机械零加工、产品检验、工艺开发、生产管理等岗位,23年后,可升迁机械制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生产计划技术员等岗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国际化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围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入德国职业标准教育理念,借“双元制”教学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德资企业——柳州采埃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能胜任零件制造、工艺开发、生管理等一线工岗位,并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采埃孚(中国)生产基地及本地区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就业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达到“欧洲资格框架层级描述中第层级水平,主要包括专业与核心能力两大方面,其要求见表5-1

表5-1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览表

◇专业能力

1.掌握机械加工基础理论,具有熟练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并能完成简单零件的生产加工;

2.掌握数控加工基础理论,具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技能,并能完成复杂零件的生产加工;

3.掌握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知识,具有熟练的量具使用技能,并能根据产品检测结果实施产品质量控制;

4.能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5.具有中等复杂程度产品工装设计能力;

6.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2.具备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3.具备一定的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

4.具备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5.具备分析、总结的能力;

6.具有方案设计与评估决策的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合理竞争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具备劳动组织与实施的能力。

 

六、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6-1: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

领域

工作任务

职  业  能  力

1.零件制

1-1从事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维护保养工作

1-1-1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操作普通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1-1-2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1-1-3能根据保养指导文件进行机床日常保养

1-2产品质量检测

1-2-1能应用通用/专用量检具对零件进行检测。

1-2-2能应用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对零件、模具组件进行全面检测。

1-3机械设备简单维

1-3-1能够识别设备常见故障

1-3-2能对简单的故障进行处理

2.工艺开发

2-1加工工艺编制

2-1-1能根据零件要求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1-2 能编制详细的零件加工工艺文件。

2-2工装夹具设计

2-2-1了解常用的工装夹具类型

2-2-2 能根据零件加工工序设计夹具

2-3刀具量检具选择与应用

2-3-1了解常用刀具、量检具的类型和使用范围

2-3-2能根据工艺选用刀具、量检具。

2-3-3 能对刀具寿命管理有一定的判断,并能进行简单刃磨

2-3-4 能对量检具的使用状态进行基本判断

2-4加工程序编程

2-4-1了解常用的数控编程系统(法那科、西门子)

2-4-2能使用常用的数控编程系统进行简单的手工编程

2-4-3 能使用常用的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3. 生产组织与管理

3-1 生产活动组织

3-1-1了解生产组织活动的流程

3-1-2了解看板管理系统

3-2 产活动管理

3-2-1 了解精益生产的基础知识

3-2-2 对生产体系的框架有初步认识

 

、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须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个,作为毕业条件,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选考他职业资格证书,详见表7-1。

7-1职业资格证书

序 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   证   单   位

等 级

备注

1

德国AHK切削机械工证

德国工商大会

当于国家高级工技能等级

2

工中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3

控铣工中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4

CAD/CAM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描

1.本土“双”课程体系模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为出发点,入德国AHK职业标准,并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及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计课程,并按“新手——技术专家”职业能力发展四阶段理论序化课程,过与柳州采埃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德国AHK上海代表处等企业和机构开深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同实施课程教学的土化“双元”课程体系,其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01905240858233168.Png 

 

 

 

 

 

 

 

 

 

1本土化“双体系模型

2.课结构

照本土化“双”课程体系模开发专课程,其课程结构详见表8-1

8-1:专课程结构表

学校

学习领域课程

企业培训中心—培训模块

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企业顶岗课程

业认知

 

企业生产活动

动加工零部件

动加工

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顶岗实习

普通机床工零部件

削加工

削加工

钻、磨加

用数控机床工零部件

 

机械结构及零件设计(三维CAD

 

机床保养

零部件制工艺开发

 

企业生产线操作顶岗

工艺装备设计(三维CAD

工艺装备制作

企业生工艺(工装)开发实践

 

 

织与管理

 

 

产质量过程控制

机床电气液控制认

机床装调与简单

 

 

AHK毕业考试1

 

 

AHK毕业考试2

 

毕业创新设计

 

基于订单到产品交付

 

 

预就业顶岗

除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同时,本方案兼顾了学生思想素养及文化基础发展需求,本专业在培养基本素质的各课程,详见表8-2

8-2:基本素质课程结构表

 

课程名称

学场所

基本

素质

课程

《入学教育与军训》、《大学生安全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英语(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一)、(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语文》《就业与创业(一)、(二)》《高等数学(工程)》

 

3.主描述

(1基本素质课程

1)《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在内容上结合专业案例和行业职业道德、行业文化和职业法律规范,使教学更好地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组织上,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行知结合,教学做统一,增强教学实效性。

表8-3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课程/模块名称

目标

内容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基本道德法律知识和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

2.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行为习惯,培养他们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自我学习等职业核心能力

3.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法律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

2. 理想爱国与人生价值观教育

3.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教育

4. 基本法制教育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2. 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辨证思维能力,正确看待和分析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提高判别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自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功立业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

2.毛泽东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理论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环境与外交战略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

1—4

形势与政策

1.使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清楚国际国内形势

2.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党和政府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3.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大局

教育部确定的近期国内外形势与政策专题

寒暑假期

社会实践

1.了解社会调查方法,学会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爱国为民的情怀,艰苦创业的思想,增长服务社会才干,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

3.在实践体验、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真理性和重大价值,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促进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

开展 “三下乡”、“四进社区”、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全过程

学生参与学院学工处、团委组织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

1.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和法律践行能力,实现知行统一

2.在活动中培养职业素质

3.规范学生行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开展 “第二课堂”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艺术节、电影周活动、纪念日、道德教育月、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法制教育活动等

 

 

2)《就业与创业》

引入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等国际创业教育项目,构建了“1+X”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1”是《就业与创业》国家精品课程主体;“X”是各种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模拟+实战”的模式开展创业教育——通过欧洲模拟公司开展创业模拟训练,通过网上创业园区等开展创业实战活动。围绕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开展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职业发展和应对就业与创业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

表8-4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课程/模块名称

目标

内容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了解专业职业特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2.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生涯决策能力、信息搜集能力

3.制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个人生涯发展

1.职业生涯准备

2.自我认知

3.环境分析

4.职业评估

5.职业决策

6.评估与调整策略

7.学习成果汇报

4

就业与创业技能训练

1.克服困难,积极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2.掌握求职相关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

3.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4.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诚信就业

5.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1.就业形势政策与就业能力

2.求职技能训练

3.就业相关法律法规

4.就业心理准备及调试,职业适应训练

5.创业的相关知识

大学全过程

课程实践

1.培养学生就业意识、端正就业心态,养成良好道德修养

2.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择业能力,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扩大学生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

与学院学工处,团委,专业教研室,企业单位等机构协作,开发实践体验机会和实践活动,实现课程活动化和全程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认识职场;与专业顶岗实习相结合,对学生实习过程做跟踪指导

 

3)《体育与健康》

坚持“就业为导向” 宗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1+1+1”模式,即1年必修课,1年选项课,1年选修课。既保证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系统掌握,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为胜任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全面提高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以促进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

表8-5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3

运动技能

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

确立终身体育意识;

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一、第一课堂

1.选修内容

•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保健•篮球入门与提高

•排球(气排球)入门与提高

2.选项内容

•足球•乒乓球•太极拳•羽毛球•网球

•定向越野•民族体育•时尚体育

二、第二课堂

•网络自主学习•素质大讲堂

•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运动队训练

1—3

突出职业特点的身体素质训练

懂得“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对身体素质特殊要求的特点;

求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一、第一课堂

• 国家学生体质测试项目训练

• 结合“机械设计与制造”职业特点的身体素质训练:长时间站立的腿部力量、颈部力量、腰腹力量、耐久力、上肢力量等素质训练

二、第二课堂

•学院运动会•自主课外体育锻炼

•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学生体育技能竞赛

1—3

企业体育文化建设能力训练

具有良好合作精神;

具备服务社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一、第一课堂

• 体育裁判能力训练

• 单项体育运动指导能力训练

• 组织小型体育赛事能力训练

二、第二课堂

•单项体育裁判培训班

•班级、院系体育竞赛指导

•小型体育赛事的组织

 

4)《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专业特点,形成“一轴多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轴”即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理论教学;“多翼”即是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系列活动、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并促进学生对其他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

表8-6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标

内容

1

认识自己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对话交流,学会客观的描述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人的一天工作体验”进行自我世界分析,描述自己的工作情绪、工作态度、工作性格

1

接纳自己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完美,积极融入团队,明白“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主题

排演心理剧“让梦想照进现实—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人成长日记”

1

管理自己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有效的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学会管理自己

情景剧表演“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人训练日”、“付出才会杰出:责任心修练”、“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时间管理”、“新员工的压力释放”

1

改变(提升)自己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通过心理游戏训练学生掌握调适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

情景剧表演“解读机床操作工人的心灵密码”, 展示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几种不良心态,如疲劳心理、厌烦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畏难心理等

2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能够勇敢、真诚的进行人际交往的,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人际交往的心理与艺术

2

恋爱心理与心理健康

让学生拥有正确健康的恋爱心态

恋爱感受与不同情景下的心理体验

3

车间环境适应团体心理辅导

让学生能够体验和适应相关行业环境

实景体验与心理游戏

5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心理团体辅导:“我的岗位在哪里”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

心理游戏与点评

 

5)《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凸显职业指向以活动负载内容以任务驱使行动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自学结合传授与活动结合开放课程体系、扩展学习空间形成通过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系统处理,按照“练”(基础训练)——“悟”(阅读进阶)——“用”(能力拓展)构建三阶递进课程内容体系。

表8-7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

提炼主题

说话写文做到主题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以学习丘柳滨先进事迹为话题,先在小组内介绍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一份通俗易懂、主题明确的短文

设计结构

把握结构特点,层次安排分明,详略得当,结构完整圆满

以谈读书心得为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一篇结构清晰的读后感言

锤炼词句

词语较准确、恰当、规范;句意较完整、通顺、流畅;基本符合语法规范、词准句明

以某个企业文化(小组确定选择某个企业)为话题,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讲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一篇词句规范、生动、得体的演讲词

叙述事件

叙述清楚明白,构架严谨

以“专业实训日记”为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专业实训日记”短文

说明事物

能掌握说明的语言特征,能恰当地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语言,进行不同类别的说明文体的写作

以介绍一台数控机床为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一份通俗易懂的讲解词

论述观点

论述清楚明白,逻辑严密独特新颖

以“谈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写出一篇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短文

选择风格

能根据特定场景和交际目的,使用恰当语体及恰当的风格表达主题

以小组制作的电子报刊文章为内容,先在小组内讨论不同文体的风格特点,然后每人修改自己编写的文章

 

6)《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用数学建模思想来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把数学理论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以实现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表8-8应用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2

实体建模数学分析

1.使学生获得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基本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3.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和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 通过理工结合的项目教学,体验、认同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激发学生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积极行动与态度

函数与极限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应用

积分学

微分方程基础

概率统计基础

线性代数基础

级数

测量数据统计分析

经营管理决策与计划

采购、存储、配送模型

 

7) 《高职英语》

本着听说领先、职业导向、能力贯穿的宗旨,以“SPA”(S指Speaking,P指Profession,A指Ability)课程教学模式,在听、说、读、写、译模块中,结合专业素质与技能进行训练、结合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训练、结合职场通用英语进行训练。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表8-9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

基础英语

•听、说:听懂日常交际的对话和陈述,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读、译: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并将材料译成汉语

•写:能写出日常题材的简单短文

•听、说:课堂交流与日常交际: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生活等

•读、译: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

•写:日常题材的短文

2

职业英语

•听、说:听懂涉及职场交际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读、译:能阅读并翻译本专业特定行业范围的简单文本资料

•写:会填写个人资料表单、简单业务资料

•听、说:面试求职、公司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简单的业务洽谈、人员培训、企业文化等

•读、译:数控产品英文说明及厂家介绍;数控设备的维护及使用英文说明;数控车床英文操作面板、操作手册;英文生产安全标识

•写:英文简历、求职信、业务往来的电子邮件

 

8)《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与专业学习需要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够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表8-1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2

计算机基本操作模块

能够进行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初步的认识,能够对计算机进行个性化设置

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学习方法

2.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知识

3.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1—2

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模块

能够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中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软件进行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文字,表格,数据,图片、声音等多媒体的处理

1.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方法

2.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方法

3. 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

1—2

信息获取与发布模块

了解信息获取与发布的基本方法、途径、工具和技术,并掌握信息获取与发布的基本能力

1.信息的基础知识

2.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

3.网页设计基础知识

1—2

网络应用模块

掌握WWW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BBS等网络应用的初步知识和操作能力,了解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资源的搜索、信息的处理,培养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意识

网络的基本知识

Internet的常见应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2)学习领域课程

1)《手动加工零部件

8-11《手动加工零部件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

1-8手动加工零部件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80学时

教学目标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精度为IT12级以下单零件手工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教师的指导下,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8)《生产质量过程控制》

8-12《产过程质量控制》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学时间安排

第5期,参考学时:40学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地分析评估零件加工序卡,为编制零件质量过程控制方案好准备。

◆学能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检测工艺、尺寸风险评估知识,编写零件量生产过程控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生能按照零件过程控制方案备量具、检具,实施零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动,并写过程记录

◆学生能借助5WHY、七钻等质量工具析并确定零件生产质量因所在,并提出应的解决方案。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习内容

 

零件图

◆工艺、工序卡

◆通用量具使用径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

◆专用量具使用M值检具专用塞规环规,双啮仪内孔气动量仪

◆企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规范

◆解题工具(5WHY、七钻

 

(3培训模块

(1)《手动加工

8-13《手动加工习领域课程

培训模

手动加工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500学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地、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立地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能独立地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生能立地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度较高等级零件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生能立地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4)企业顶岗课程

8-14《业及企业生产活动认知》顶岗课程

企业顶

业与企业生产活动认知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20学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地、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立地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能独立地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生能立地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度较高等级零件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生能立地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1)《全员生产维护TPM》

8-15全员生产维护TPM习领域课程

企业顶岗

课程名称

全员生产维护TPM

学时间安排

第4期,参考学时:1W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全员生产维护TPM有所了解,同时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

◆让学生了解全员生产维护活动的内容。

◆学生严格按照“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扫。

◆学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会制定清洁、点检、保养标准。

◆学生对设备进行点检、保养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生能了解设备备件的库存管理。

◆学生能了解生产体系里全员生产维护的分级及内容。

学习内容

◆全员生产维护的概念和内容。

全员生产维护的两大基石,三大管理思想,四大目标。

5S的内容及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全员生产维护现场管理,自主维护的四大模块。

自主维护的七个层次。

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

清洁、定检、保养标准的内容及清洁、定检、保养标准的制定。

设备备件的库存管理。

全员生产维护等级的划分及生产体系中全员生产维护的内容。

 

 

九、人才培养工作安排

第一课堂安排进程表

表5-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第一课堂安排进程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课时数

备注

总课时

课内

学时

课外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基本

素质课

1

入学教育与军训

3

60

 

(60)

(60)

 

 

 

 

 

 


2

大学生安全教育

2

24

8

(16)

3(5)

3(2)

1(4)

1(3)

(2)

 

每个学期0.4学分


3

专业入门教育

1

20

20

 

20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8

68

 

6x12/68

 

 

 

 

 

 


5

高职英语(一)(二)

5

90

90

 

4x12/46

5x10/44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3x12/36
(12)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5x10/48
(16)

 

 

 

 

 


8

形势与政策

1

16

12

(4)

3(1)

3(1)

3(1)

3(1)

 

 

每个学期0.25学分


基本

素质课

9

体育与健康(一)(二)

5

90

60

(30)

3x12/30
(15)

3x10/30
(15)

 

 

 

 

 


1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5

15

 

 

15

 

 

 

 

 


11

高职语文

2

42

30

(12)

 

3x10/30(12)

 

 

 

 

 


12

就业与创业(一)(二)

3

60

30

(30)

1/10(10)

 

 

3x8/20(20)

 

 

 


13

高等数学(工程)

3

48

48

 

4x12/48

 

 

 

 

 

 


14

艺术修养

1

24

24

 

 

 

 

3x8/24

 

 

 


15

精益生产与信息化基础实训

1

16

16

 

 

 

2x7/16

 

 

 

 


16

创新思维训练

1

15

0

(15)

(15)

 

 

 

 

 

 


 

小 计

42

700

505

(195)

 

 

 

 

 

 

 


 

1

零部件技术测绘与出图

7

160

160

 

10x11/100

8x10/80

 

 

 

 

 


1

零部件测绘及工程图输出

1

25

25

 

 

 

1w

 

 

 

安排在期初前四周完成


2

手动加工零部件

1

20

20

 

5x4/20

 

 

 

 

 

 


2

手动加工(4周)

4

100

100

 

4w

 

 

 

 

 

(焊、钳、钻-间隙配合、固定配合)


3

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

8

180

180

 

 

30+8w

 

 

 

 

(车10节铣磨20节共30节)(车4w、铣磨4w共8w)


4

精益生产

1

20

20

 

 

5x4/20

 

 

 

 

(5S、设备保养)


4

企业标准岗位认识实习、工序机床操作

2

50

50

 

 

2w

 

 

 

 

(采埃孚)假期


5

AHK毕业考试1 

4

100

100

 

 

 

4w

 

 

 

机械子系统的加手动加工零部件


6

UG建模

3

60

60

 

 

6x10/60

 

 

 

 

实体建模及工程图输出


7

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

4

96

96

 

 

 

13x7/48

6x8/48

 

 

 


7

机械设计、三维建模及零件图输出

1

25

25

 

 

 

 

1w

 

 

安排在期末


8

8

8

8

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一)、(二)》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数控线切割加工

3

60

60

 

 

 

6x7/40

5x4/20

 

 

(三维CAM 、数控手动编程)


5

125

125

 

 

 

5w

 

 

 

 


3

75

75

 

 

 

 

3w

 

 

 


1

25

25

 

 

 

 

1w

 

 

 


8

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8

200

200

 

 

 

8w

 

 

 

 


8

5

125

125

 

 

 

 

5w

 

 

 


9

企业生产线操作

4

100

100

 

 

 

 

4w(+2w假期)

 

 

(机械厂或采埃孚项目)


9

生产组织与管理

1

30

30

 

 

 

 

4x8/30

 

 

(机械厂或采埃孚项目)


9

机床保养

1

30

30

 

 

 

 

30

 

 

(机械厂或采埃孚项目)


9

产质量过程控制

1

30

30

 

 

 

 

30

 

 

(机械厂或采埃孚项目)


10

工艺开发及工装设计

4

96

96

 

 

 

 

12x8/96

 

 

 


10

工装夹具设计

1

25

25

 

 

 

 

1w

 

 

安排在期末


11

AHK毕业考试2 

5

125

125

 

 

 

 

 

5w

 

零件制造工艺开发、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


12

逆向设计(数据采集、三维建模)

3

60

60

 

 

 

 

 

7x9/60

 

 


12

快速成型(3d打印、雕刻)

1

30

30

 

 

 

 

 

4x9/30

 

 


 

13

电气液系统组建

3

48

48

 

 

 

7x7/48

 

 

 

 


14

简单电气线路安装调试

3

60

60

 

 

 

 

8x8/60

 

 

 


 

15

创新设计

1

20

20

 

 

 

 

 

3x9/20

 

 


16

创新设计制作

4

100

100

 

 

 

 

 

4w

 

 


17

预就业顶岗及创新创业实习

13

250

10

(240)

 

 

 

 

 

13w

 


17

基于订单到产品交付

2

40

40

 

 

 

 

 

 

60

 


17

企业生产工艺(工装)实践

4

60

60

 

 

 

 

 

 

40

 


 

小  计

100

2265

2025

(240)

 

 

 

 

 

 

 


 

合  计

142

2965

2530

435

 

 

 

 

 

 

 


 

周课时

 

 

 

 

30

30

25

29

14

 

 


 

注:带“*”号标识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

 

 

 

 

十、专业师资的配置与要求

1.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数量

要求

数量

要求

1

入门

1

①对本专业有全面的认识;②具有较宽的知面和专业技能

0

2

动加工零部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对钳工工艺一定的了解。

0

3

普通机床工零部件

2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④对车削、铣削、一定的了解。

0

4

用数控机床工零部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④对车削、铣削、一定的了解。⑤具有一定的数控工编程能力;⑥具有一定的CAD/CAM能力。

0

5

机械结构气液控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定的机械理与零件设计能力;③具有液气动的知识和装调技能

1

 

6

零件制工艺设计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7

用CAD件设计工艺装备

2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及工装设计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工装设计的能力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及工装设计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工装设计的能力

8

机床电器控制认知与简单维修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熟知电工电子、机床电器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有关机电器装调能力;③有一定的机维修经历。

0

9

毕业设计与制作

 

①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专能力强,有一定的生产实践验。

0

 

2.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数量

培训师要

1

动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钳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钳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2

削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3

削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4

钻、磨加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磨工或车工铣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钻削及磨削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5

3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控车工或数铣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控加工、多轴加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6

机床保养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控车工或数铣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机床维修及装调专业技能;②具有一线机床维保实践经验。

7

艺装备设计与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及工装设计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③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工装设计的能力

8

机床电器装调与简单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熟知电工电子、机床电器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有关机电器装调能力;③具有维修电高级工以上职业资④有一定的机维修经历。

9

AHK毕业考试

3

①参加了AHK考培训,深谙试过程;②具机械加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一定AHK考试指导经历。

 

 

3.企业培训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数量

培训师要

1

企业生产活动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

2

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岗实习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

3

零件批量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

4

企业生工艺优化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⑤具有较全面的工艺工装设计论,工艺能力强。

5

织与管理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

6

产质量过程控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⑤具有较全面的产品质量控制论,企业期从事量管理工作。

7

就业顶岗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⑤具有较全面的工艺工装设计论,工艺能力强。

 

十一、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及要求

1.学习领域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机械基础实验(实训)室

制图一体化教室

 

手工;②资展示;③零件测绘训;

 

金属材料实验室

①材硬度实验;②材处理实验;③材料强度实验;④材料展示;

 

机械零部件尺寸检测实验室

①通用量具用实训;②精密量具实验;③形位公差检测实验; 

 

CAD/CAM实训室

①二CAD软件操作实训;②三CAD软件操作实训;③自动编程操作实训。

 

2

机械设计与工艺开发实验实训)室

机械设计一体化教室

①机械原理实验;②机械零件设计实训;③机构实物展示;④技资料查询。

 

机械加工工艺一体化教室

①机械零件工艺设计实训;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3

质量控制实训室

汽车、机械零部件检测

 

 

(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

 

 

 

2.培训模块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手动加工实训室

工实训

钳工台(30工位);台钻3台

2

普通车削实训室

普通车削实训

C6140床及附件(11套)

3

普通铣削实训室

普通铣削实

普通及附件(11台套)

4

、磨实训室

削实训;磨削实训

臂钻床及附件(5台;平面磨床及附件(3台外圆磨床及附件(2台

5

数控加工实训

控车削实训;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数控电加工实训

CK6140床及附件(5套)XK714控铣床及附件(5套);数控线切割及附件(5套)

6

训室

训;设备实训

 

 

3.企业培训及顶岗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培训教

理论教学

多媒体学设备(1套“投影、幕布、移动白板、环绕音响”桌椅(31);料柜(3个)、工装量检具工作台、空调、培训师办公设备 14.5m*8m

2

艺设计

①机械零件工艺设计实训;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桌椅(31台套);资料柜(3个)、典零件工艺资料常见工装、量具、检具等、绘图及二维三维编程软件、网络的相关设备及系统保护卡、空调 8.8m*6m*2间

3

作岛

产品交付的设计制、调试

个工作岛、钳工区、量站、场讨论区

 

产现场

生顶岗实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7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于柳州福臻双元制试点班)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二、培养对象和学制

三、岗位分析及工作内容分析

四、培养目标

五、培养规格

六、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七、职业资格证书

九、“二维”课程体系

十、人才培养工作安排

十一、专业师资的配置与要求

十二、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及要求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5601113

二、培养对象和学制

培养对象:通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2-8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基本学制三年设计制订。

三、岗位分析及工作内容分析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具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根据柳州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汽车行业继续成为柳州市工业稳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汽车工业产值2082.6亿元 、产量229.1万辆,城市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9.7%,排名由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3位。

 2016年,柳州市为了做好“十三五”开局,制定了如下重点工作:

(1)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汽车产业要力争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二期整车产能、东风柳汽乘用车发动机等项目建成投产,提升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专业化水平。机械产业要推进智能化、集成化、机电仪一体化改造,提升新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开工建设柳工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力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440家。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编制《柳州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支持东风柳汽数字化生产制造流程管理集成平台、柳钢集团制造执行系统(MES)等项目建设,实施上汽通用五菱新型SUV研发等技术创新项目。深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争创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产业布局,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加快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东风柳汽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生产,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项目。

从以上发展规划可知,质量、效益、创新、新兴技术引入消化、对外开放将是柳州及广西未来十三五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人工成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大量运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模具专业也将要从原来关注的一线操作、工艺实施等人才,转向注重质量意识、技术综合应用及具有现场创新改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团队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柳州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企业的一线模具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开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出本专业毕业生在这些企业的主要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 

根据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本专业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有:

初次就业岗位:模具装调工、机床操作工等。

发展岗位:模具设计师、车间技术员、数控程序员、产品检验员、模具项目开发或车间生产主管等。

拓展岗位:模具销售、产品开发等。

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岗位的6个工作领域, 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如表3-1所示。

表3-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岗位性质

岗位名称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初次就业岗位

模具装调工

机床操作工

从事冲压、注塑模具的制造、操作、维护与维修工作

1.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操作冲压、注塑压力设备进行零件加工。

2.能对模具零件进行制造

3.能对模具进行装配调试

4.能对模具进行维护、维修。

发展岗位

 

数控程序员

从事数控机床的自动与手工编程

1.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手工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2.能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要求,应用CAD/CAM软件编制复杂零件加工程序。

工艺及工装设计员

从事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

1.能根据零件要求制定零件加工工艺。

2.能根据零件加工工序,设计出模具。

产品检验员

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1.能应用专用量具对模具、零件进行快速检测。

2.能应用专用检具对零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并能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车间主管、

项目主管

从事班组和车间的现场管理工作

1.能进行车间的生产调度与管理;

2.能制定生产项目计划,推动项目实施,并按要求完成项目。

设备维修与管理员

从事设备维修与管理

1.进行设备点检和定检

2.根据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3.能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处理机床一般故障

拓展岗位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员

从事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

1.能与相关人员交流并有效沟通

2.掌握机床正确地维护方法

3.会设备基本的维护

产品开发与设计员

从事新产品开发与设计

1.能熟练使用CAD软件

2.会进行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的设计

3.会三维软件建数模

4.能不断创新和改进工艺方法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等制造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能够胜任产品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模具数控加工、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修配、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素养•管理•创新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达到“欧洲资格框架层级描述中第层级水平,主要包括专业与核心能力两大方面,其要求见表5-1

表5-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览表

◇专业能力

1.能熟练运用手工工具完成简单零部件的制作与装配;

2.能熟练操作常用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3.能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合理选择刀具、量具、夹具;

4.能对常用材料进行成型工艺分析与制定;

5.具有典型冲压与塑料模具结构设计的能力;

6.具有模具组立与调试的能力;

7.具有成型加工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的能力;

8.具有初步的产品设计与成型分析能力。

9.了解生产现场管理相关知识,具有组织实施小型模具项目的能力。

◇方法能力

1.能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2.能进行必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

3.能根据需要查阅外文资料;

4.能进行常规的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

5.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整个行动进行反馈总结;

6.能对方案进行设计、评估并决策。

◇社会能力

1.能在团队合作中提供相应的工作支持,

2.能与团队成员进行行动过程的合作、进行事实情况的沟通,;

3.能对工作结果负责、与成员间进行合理竞争;

4.能用语言、文字等表达方式对成果进行解释;

5.能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劳动组织并实施;

6.能接待用户,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领域的相关业务;

7.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

8.工作中能遵守法律法规、行业企业标准。

 

欧洲资格框架强调学习结果而非学习时限等学习投入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学习结果分为“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其中,“知识”被定义为各种理论和事实;“技能”是指各种认识能力(包括运用逻辑、知觉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包括手工技艺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材料、工具和器具的能力);而“能力”主要是从职责和自主性方面来定义。基于上述三维逻辑,欧洲资格框架被进一步设计成一套含有8级定性描述指标的共同和中立的参照系。见表5-2

 

表5-2 欧洲资格框架层级描述表3-5

层级

知识

技能

能力

3级

掌握某个工作或学习领域的事实、原则、程序性知识和一般概念。

具有应用基本方法、工具、材料和信息化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某个工作中学习任务;能够在问题解决的特定情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

4级

掌握某个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广泛理论与实践知识。

具有解决某个工作或学习领域各种具体问题所需的一整套认知与实践技能。

能够在常规的工作或学习情境下根据有关准则进行自我管理,能监督他人开展常规性工作,担负某种工作或学习活动的评价和改进责任。

5级

掌握某个工作领域或学习领域的全面的、专门的、实际的和理论的知识,对该种知识的边界具有明确的认识。

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抽象问题所需的全面的认识和实践技能。

能够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或学习情境下担负管理和指导责任;能够评价和改进自己及他人的表现。

 

 

 

六、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6-1: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模具设计

1.1前期分析

1.1.1

掌握模具行情

 

 

1.1.2

了解产能要求

 

 

1.1.3

分析制造成本

 

 

1.1.4

了解产品特性

 

 

1.1.5

能分析制造的可行性

 

 

1.1.6

有机加工基础

 

 

1.1.7

能分析制造周期

 

 

1.1.8

有建立技术协议合同的能力

 

 

1.2产品工艺分析

1.2.1

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流程

 

 

1.2.2

熟练操作分析软件(如AutoFrom)

 

 

1.2.3

能优化改进设计方案

 

 

1.2.4

了解产品加工所需设备

 

 

1.2.5

能与同行沟通

 

 

1.3模具结构设计

1.3.1

用软件绘制模具图纸

 

 

1.3.2

会分析加工工艺可行性

 

 

1.3.3

了解模具材料性能

 

 

1.3.4

熟悉模具结构

 

 

1.3.5

了解模具生产设备的参数

 

 

1.3.6

具有优化设计能力

 

 

1.3.7

熟悉各类模具设计特性

 

 

1.3.8

熟悉设计标准

 

 

1.3.9

了解模具标准件的使用

 

 

2.模具制造工艺制定

2.1模具加工工艺分析与制定

2.1.1

了解设备加工性能

 

 

2.1.2

了解刀具

 

 

2.1.3

熟悉加工流程

 

 

2.1.4

会编制加工工艺

 

 

2.1.5

熟悉模具品质要求

 

 

2.1.6

了解模具材料性能

 

 

2.1.7

制定模具加工工艺路线

 

 

3.
模具制造

3.1数控编程

3.1.1

会看图纸

 

 

3.1.2

会选择加工参数

 

 

3.1.3

能运用软件编程

 

 

3.1.4

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性能

 

 

3.1.5

了解机床操作

 

 

3.1.6

模具数控加工的工艺与规划

 

 

3.1.7

熟悉数控加工刀具

 

 

3.2保丽龙制作

3.2.1

会用相关工具

 

 

3.2.2

有识图能力

 

 

3.2.3

了解模具铸造工艺

 

 

3.3模具锻铸造

3.3.1

会根据模具性能选用合适材料

 

 

3.3.2

成品模具的加工程序

 

 

3.3.3

懂夹砂工工艺

 

 

3.3.4

掌握锻铸件热处理

 

 

3.4机加工

3.4.1

会看模具图

 

 

3.4.2

根据模具结构会制定加工工艺

 

 

3.4.3

了解刀具使用参数

 

 

3.4.4

会保养机台

 

 

3.4.5

常用刀具维护外磨修理

 

 

3.4.6

会使用量检具

 

 

3.4.7

能使用各种机床进行产品加工

 

 

3.4.8

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

 

 

3.4.9

会操作常用数控系统

 

 

3.5钳工制作

3.5.1

会识图

 

 

3.5.2

会用量检具

 

 

3.5.3

懂钳工作业流程

 

 

3.5.4

熟悉模具结构

 

 

3.5.5

会研配方法

 

 

3.5.6

有配模装模能力

 

 

3.5.7

会修用修模工具

 

 

3.5.8

具有模具配套设备操作能力

 

 

3.5.9

会铸件手工热处理

 

 

3.5.10

会钣金制作

 

 

3.5.11

有焊接能力

 

 

3.6热处理

3.6.1

会技术要求

 

 

3.6.2

能气剧操作

 

 

3.6.3

懂各种材质的处理方式

 

 

3.6.4

了解应力释放引发变形

 

 

4.模具检验

 

4.1模具静态检验

4.1.1

会看图纸

 

 

4.1.2

会使用检验工具

 

 

4.1.3

了解模具结构

 

 

4.1.4

懂得模具检验标准

 

 

4.1.5

掌握零件测量方法

 

 

4.2模具动态检验

4.2.1

了解检验内容

 

 

4.2.2

会使用检验工具

 

 

4.2.3

了解模具工作性能

 

 

4.3零件样件检验

4.3.1

看懂检验内容

 

 

4.3.2

量具使用

 

 

4.3.3

检具使用

 

 

4.3.4

会出检验报告

 

 

5.模具营销

5.1商务洽谈

5.1.1

懂心理学

 

 

5.1.2

成本评估

 

 

5.1.3

了解客户需求

 

 

5.1.4

掌握营销理论

 

 

5.1.5

识图掌握

 

 

5.1.6

合同签定能力

 

 

5.1.7

熟悉工艺流程

 

 

5.2售后服务

5.2.1

有沟通协调能力

 

 

5.2.2

熟识产品功用

 

 

5.2.3

处理现场问题能力

 

 

5.2.4

掌握模具制作

 

 

 

、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须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3个,作为毕业条件,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选考他职业资格证书,详见表7-1。

7-1职业资格证书

序 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   证   单   位

等 级

备注

1

德国AHK工具机械工证

德国工商大会

当于国家高级工技能等级

2

工具钳工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四级)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3

控铣工中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为出发点,入德国AHK职业标准,并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及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计课程,并按“新手——技术专家”职业能力发展四阶段理论序化课程,过与德国AHK上海代表处、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柳州恒宏机械公司多家企业和机构开深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同实施课程教学的土化“双元”课程体系,其型示意图如图1所

201905240858555029.Png 

1 专业人才双元培养模式模型

 

九、“二维”课程体系

我们按照“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并重”的原则,初步形成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见图2)。两个维度包括教育教学活动的四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201905240858552507.Png 

图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二维”模型

(1)专业课程设置

本土化“双元制”专业课程体系(见图3)重构及课程开发,考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输出,课程的设置考虑学生能成就某一件具体事情,输出一项企业载体的项目成果。整个过程遵循基础认知-单项训练-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划分为学习领域、培训、综合应用创新与顶岗三大模块课程。

201905240858555806.Png 

图3专业课程体系“二维”模型

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的特点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内容一致,加入了统一的考试标准(AHK考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结一课成一事。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领域课程(理论知识),再马上到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相应模块课程的培训(实践),最后到企业完成相应的生产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并且在培养中采用问题/行动引导的理论教学组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组织,高度重视素质与技术培养并重。其课程结构详见表9-1

表9-1:专课程结构表

序号

程模块

学校-学习领域课程

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模块课程

企业站培训课程

1

专业认知

 

 

模具操作与维护(企业生产活动认知)

2

零部件测绘与出图

零部件测绘与出图

 

 

3

手动加工零部件

手动加工零部件

手动加工

 

4

基于标准岗位的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

 

企业标准岗位认识实习

5

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

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

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车、铣、磨)

 

6

AHK第一阶段考试

 

机械子系统的加工装配与调试

 

7

UG建模

UG建模

 

 

8

机械结构设计(理论创新设计)

机械设计、三维建模及零件图输出

 

 

9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10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11

基于订单到产品交付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跟岗

模具制造工艺

 

冲压模具生产实训

12

AHK第二阶段考试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13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14

项目开发与实施管理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项目实施实习

15

预就业实习

 

 

预就业实习

 

(2)基本素质课程设置

除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同时,本方案兼顾了学生思想素养及文化基础发展需求,本专业在培养基本素质的各课程,详见表8-2

表9-2:基本素质课程结构表

 

课程名称

学场所

基本素质课程

《入学教育与军训》、《大学生安全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英语(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一)、(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语文》《就业与创业(一)、(二)》《高等数学(工程)》

 

(3)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设计

基本素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设计,以我院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爱国明理、崇德敬法、勤学敏行、强体健心的高技能人才,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企业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表9-3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表

专业类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分

学期安排

组织实施

1

2

3

4

5

6

 

1

冲压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大赛

4

 

 

 

 

 

系部

2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4

 

 

 

 

 

系部

3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4

 

 

 

 

 

系部

4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4

 

机动

 

 

 

 

系部

5

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

4

 

 

 

 

 

系部

小计

20

 

 

 

 

 

 

 

基本素质教育活动(非专业类)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分

学期安排

组织实施

1

2

3

4

5

6


1

行为规范准则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2

院情教育与学习管理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3

安全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4

励志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5

感恩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6

诚信教育

4

 

 

 

学生处+系部

7

“五·四”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4

 

 

 

 

团委+系部

8

新生节活动

4

 

 

 

 

 

团委+系部

9

暑期社会实践

4

 

 

 

 

团委+系部

10

素质大讲堂讲座

4

每班1次

 

 

 

 

基地+系部

11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

 

 

 

 

 

基地+系部

12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4

 

 

 

 

 

基地+系部

13

田径运动会

4

 

 

 

 

基地+系部

14

大学生演讲赛

4

 

 

 

 

 

基地+系部

15

大学生辩论赛

4

 

 

 

 

 

基地+系部

16

新生杯篮球赛

8

 

 

 

 

 

系部

17

体育文化节

8

 

 

 

 

系部

18

女生节

4

 

 

 

系部

19

教授论坛

4

 

 

 

 

系部

20

迎新晚会

8

 

 

 

系部

21

团日活动评比会

8

 

 

系部

22

歌唱大赛

6

 

 

 

 

系部

23

中秋茶话会

4

 

 

 

 

系部

小计

110

 

 

 

 

 

 

 

 

(4)职业技能竞赛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技能大赛,一方面,促使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有效衔接,使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贴紧职业岗位要求,并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成果,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第三,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安排他们参加省市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选才”目的。

为了有效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阶段实践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学好相关专业技能,我们将专业技能大赛按“1+3”课程模式分两个层次,设计为“基础知识应用”、“设计与制造”二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按照对应的专业技能学习进程来设计比赛项目。

“基础知识应用” 阶段:主要针对基础平台的内容,考察学生对工程制图、尺寸公差应用、材料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在第三学期设计“零件测绘(AutoCAD)技能大赛”。

“设计与制造” 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对三个阶段能力的综合应用,分别设计了“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冲压模具设计与主要零部件加工大赛”、“注塑模具设计与主要零部件加工大赛”等。

此外,为了使技能大赛体现企业要求,在设计大赛项目时,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大赛项目,并参照企业、行业和国家相应标准,由校企专家共同评价,实现技能大赛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本专业技能大赛的具体设计如表9-4所示。

 

9-4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大赛设计安排表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目标

竞赛形式

与专业课配合情况

校企合作情况

1

冲压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大赛

冲压模具设计能力

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30%专业学生参与

与柳州恒宏机械公司合作,制定竞赛方案

2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制图、识图、绘图能力

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能力

普通车床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钳工操作能力

普通铣床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实操

机械制图与测绘

计算机辅助工程图绘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零件普通车削加工

简单机械零部件手工制作

零件普通铣磨加工

使用制图国家标准和制图员职业标准评判

使用Autocad机械设计标准评判

使用普通车工/普通铣工中、高级工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工标准)评判

3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三维造型能力

实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结合CATICS三维建模大赛

使用国家信息产业部职业鉴定指导中心《CAD/CAM设计师》标准评判

4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创新能力

实操

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作训练

给合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5)各类课描述(节选)

1) 基本素质课程——《高职英语》

本着听说领先、职业导向、能力贯穿的宗旨,以“SPA”(S指Speaking,P指Profession,A指Ability)课程教学模式,在听、说、读、写、译模块中,结合专业素质与技能进行训练、结合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训练、结合职场通用英语进行训练。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表9-5《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一览表

开设学期

模块名称

目   标

内   容

1

基础英语

•听、说:听懂日常交际的对话和陈述,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读、译: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并将材料译成汉语

•写:能写出日常题材的简单短文

•听、说:课堂交流与日常交际: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生活等

•读、译: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

•写:日常题材的短文

2

职业英语

•听、说:听懂涉及职场交际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读、译:能阅读并翻译本专业特定行业范围的简单文本资料

•写:会填写个人资料表单、简单业务资料

•听、说:面试求职、公司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简单的业务洽谈、人员培训、企业文化等

•读、译:数控产品英文说明及厂家介绍;数控设备的维护及使用英文说明;数控车床英文操作面板、操作手册;英文生产安全标识

•写:英文简历、求职信、业务往来的电子邮件

 

2)学习领域课程-《手动加工零部件

表9-6手动加工零部件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

1-8手动加工零部件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60学时

教学目标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精度为IT12级以下单零件手工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教师的指导下,能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教师的指导下,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3培训模块-《手动加工

表9-7手动加工习领域课程

培训模

手动加工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160学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地、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立地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能独立地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生能立地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度较高等级零件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生能立地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4)企业顶岗课程业及企业生产活动认知》

表9-8业及企业生产活动认知》顶岗课程

企业顶

业与企业生产活动认知

学时间安排

1学期,参考学时:20学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地、正确地分析评估件装配图零件为开展手工制作零好准备。

◆学立地借助检测工具、绘图工具等,对简单零测量,绘制零件(草)图,并根据需要零件图行修改。

◆学能独立地借助文字处理等具软件、动加工等相关工艺知识,编写零件动加工工文件(含所用工量具),制订工作计划书。

◆学生能立地借助网格、工具书,估算零需成本。

◆学生能根据动加工工艺文件求,按照工作计划书的作步骤实施度较高等级零件加工并记录整个加工过程

◆学生能立地借助理适当的验工具,零件工质量行检验,并完成检验告。

◆学生严格按照车间“5S”管理要求,对车间、工位进行清,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并遵守工作防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学对工作任务完成情进行评估反思,炼的描述。

学习内容

◆三视图识读,长度尺寸识读,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尺寸、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标注识读,零件图识读。

◆孔(光孔、螺纹孔)、槽的表达,零件测绘,角度尺寸,对称度的标注,倾斜度标注,轮廊度标注,公差等级选用及查表。

◆简单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标准件(螺钉、销钉)的表达,配合代号的标注。

◆工件材料类型与特性,材料牌号(Q235,45钢);常用标准件材料性能与选用

◆尺寸公差识读,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识读,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对称度的识读,倾斜度识读,轮廊度识读;选取配合类型,

◆平面划线,锯割,平面锉削;打样冲眼,钻,铰孔,攻丝,套丝,折弯,角度锉削,曲面锉削,钻头刃磨;装配调试、配钻。

◆直尺使用,游标卡尺使用,高度尺使用,角尺及使用,表面粗糙度样板使用;万能角度尺,内测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半径规;钳工装配平台,测量平台,正弦规,量块,塞尺。

◆钳工工具材料,钳工工具选用;高速钢材料,钻头及选用,铰刀及选用,丝锥与夹持工具选用,板牙与夹持工具及选用,

◆台虎钳使用;机用平口钳;手用虎钳。

◆台钻、砂轮机,攻丝机,切削参数选择。

◆车具“5S”

◆标准件的选用,定位销孔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

 

 

十、人才培养工作安排

 

1.课安排进程表

10-1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安排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课时数

教学场所


总课时

课内

课外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时

学时

1

2

3

4

5

6




基本素质课

01

入学教育与军训

3

60

 

60

(60)

 

 

 

 

 

S


02

大学生安全教育

2

24

8

16

3(5)

3(2)

1(4)

1(3)

(2)

 

S


03

专业入门教育

1

20

20

 

20

 

 

 

 

 

S


04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48

48

 

4x12/48

 

 

 

 

 

S


05

高职英语(一)、(二)

5

90

90

 

4x12/46

4x11/44

 

 

 

 

S


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6

12

3x12/36
(12)

 

 

 

 

 

S


07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4x12/48
(16)

 

 

 

 

S


08

形势与政策

1

16

12

4

3(1)

3(1)

3(1)

3(1)

 

 

S


09

体育与健康(一)、(二)

5

90

60

30

2x12/28
(15)

3x12/32
(15)

 

 

 

 

S


1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5

15

 

 

15

 

 

 

 

S


11

高职语文

2

42

30

12

 

3x10/30(12)

 

 

 

 

S


12

就业与创业(一)、(二)

3

60

30

30

10(10)

 

 

3x8/20(20)

 

 

S


13

高等数学(工程)

3

48

48

 

4x12/48

 

 

 

 

 

S


14

艺术修养

1

24

24

 

 

 

 

3X8/24

 

 

S


15

精益生产与信息化基础实训

1

16

16

 

 

 

16X1/16

 

 

 

S


16

创新思维训练

1

15

 

15

(15)

 

 

 

 

 

S


小计

40

680

485

195

 

 

 

 

 

 

 


专业课及技能课

1

零部件技术测绘与出图

10

180

180

0

100

80

 

 

 

 

S

1

零部件测绘及工程图输出

1

25

25

0

 

 

25

 

 

 

安排第三学期期前四周

2

手动加工零部件

1

20

20

0

20

 

 

 

 

 

S

2

手动加工

5

100

100

0

4w

 

 

 

 

 

I-E

3

模具操作与维护

1

25

25

0

1w

 

 

 

 

 

E

4

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

8

180

180

0

 

30+6w

 

 

 

 

车2w铣磨4w

5

精益生产

1

20

20

0

 

20

 

 

 

 

5S、设备保养

5

企业标准岗位认识实习、工序机床操作

2

50

50

0

 

2w

 

 

 

 

福臻假期

6

AHK毕业考试1

5

125

125

0 

 

 

 

5W 

 

 

I-E

7

UG建模

4

60

60

0

 

60

 

 

 

 

建模及工程图

8

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

6

96

96

0

 

 

48

48

 

 

 

8

三维建模及零件图输出

2

40

40

0

 

 

 

40

 

 

曲柄滑块机构期末

9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6

108

108

0

 

 

72

36

 

 

S

10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8

200

200

0

 

 

5W

3W

 

 

I-E

11

模具制造工艺

2

32

32

0

 

 

 

32

 

 

S

11

冲压模具生产实训

4

100

100

0

 

 

4W

 

 

 

恒宏

12

AHK毕业考试2

5

125

125

0

 

 

 

 

5W

 

I-E

13

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4

80

80

0

 

 

80

 

 

 

 

14

覆盖件模具设计

5

100

100

0

 

 

 

 

100

 

 

14

项目实施实习

4

100

100

0

 

 

 

 

4W

 

E

15

预就业实习

18

250

10

240

 

 

 

 

6W

15W

E

专业课小计

102

1960

1715

240

245

390

508

257

305

250

 

 

合计

 

2696

2261

435

487(118)

515(46)

4705

454(24)

325(2)

10

(240)

 

 

周课时

 

 

 

 

35

32

29

30

31

28

 

明:S——学校;I-E——企业培训中心;E——企业

专业选修课为第四学期《CATIA软件操作》、第五学期《产品逆向设计》

修改记录

1.20171228《零部件测绘及工程图输出》从100+60改为100+80,《零部件测绘及工程图输出》改在第三学期前四周。

2.20180516机械设计课时由90改为96,20180528更名为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

3.20180528ahk考试一从第三学期改到第四学期,而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改到第三学期,方便学生参加注塑模区赛

4.20180528发现缺模具钳工课,等第四学期修改模具制造课程:模具钳工制作+模具制造工艺,或加大AHK毕业考试1的周数

第三学期7W+296

5.第4学期课偏少,到时要增加,如模具制造工艺、冲压工艺与设计(二 )是否要增加?注塑模零件制造是否也要搞两周?第四学期没有顶岗实习,以前有顶岗实习六周+模具钳工五周造成现在课时偏少?是否要补上?

6.20180614根据关院和意见,去掉零件数控铣削加工、零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第三学期增加 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1,5w(包括数控铣和线切割),第四学期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2,(3w,把UGCAM融入,加工型腔和型芯)

7.20180619毛要求把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分为两学期完成,每学期48节课,即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一)放在第三学期,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二)放在第四学期。把《三维建模及零件图输出》放在第四学期。课程减少后,本人增加课程为《冲压模具生产实训》4w.

20181119

8.20181119发现要重新计算课时,原来的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一)在第一学期没有改过来。

9.20181119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总课时为108,原来是错误的,原来是100.

10. 20181129《企业标准岗位认识实习、工序机床操作》原来安排在第二学期,但实际未实施,计划安排在第四学期

11. 20181129《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时间由80改为100 

12. 20181225排课后,《三维建模及零件图输出 》课程增加仿真后改课时25为40,学分由1变为2;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学分由5改为4。保证课内学分142 不变。

 

十一、专业师资的配置与要求

1.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数量

要求

数量

要求

1

入门

1

①对本专业有全面的认识;②具有较宽的知面和专业技能

0

2

零部件测绘与出图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学要求

 

 

3

动加工零部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学要求;③对钳工工艺一定的了解。

0

4

普通机床工零部件

2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④对车削、铣削、一定的了解。

0

5

用数控机床工零部件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④对车削、铣削、一定的了解。⑤具有一定的数控工编程能力;⑥具有一定的CAD/CAM能力。

0

6

机械结构设计及零件设计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定的机械理与零件设计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及工装设计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工装设计的能力

1

 

7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能2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能力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工艺编制能力及工装设计能力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工装设计的能力

8

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良好的机械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双元模式下机械制图、《测量》属材料学》混和教学要求;③具有一定的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能2年以上现场生产实践经验;④具有应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能力

1

 

2.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数量

培训师要

1

动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有钳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钳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2

削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3

削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4

钻、磨加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磨工或车工铣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钻削及磨削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5

3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控车工或数铣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控加工、多轴加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6

数控线切割加工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具电加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电火花加工工艺理论知识;④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

7

精益生产及信息化过程体验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课程发能力强;②较好具良好精益信息化生产或管理经验,具有一线机床维保实践经验。

8

AHK考试

3

①参加了AHK考培训,深谙试过程;②具机械加工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③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模具技术理论知识;④具一定AHK考试指导经历。

 

3.企业培训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数量

培训师要

1

模具操作与维护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

2

企业标准岗位认知实习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

3

冲压模具生产实训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模具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产品营销经验;⑤具有较全面的产品质量控制论,企业期从事量管理工作。

4

项目实施实习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模具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产品营销经验;⑤具有较全面的产品质量控制论,企业期从事量管理工作。

5

基于概念到工程实现的项目开发与实施管理(预就业实习)

1

①具有良好的职教观念及教学技能;②对企业管理度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间管理;④具有机械加工方面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⑤具有较全面的工艺工装设计论,工艺能力强。

 

十二、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及要求

在专业认知课程教学部分,新建金属与热处理、零部件测绘、UGCAD、机械结构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动加工、普通机床加工、数控加工等10个一体化教室;

学校培训中心部分,原学校已经有较强的基础,主要是扩建单项训练实训室及建设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与测试区;

与柳州福臻车体、柳州恒宏公司共建培训中心,进行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等内容的培训;

从而建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双元制模式实训平台。

1.学习领域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金属与热处理实验室

①材硬度实验;②材处理实验;③材料强度实验;④材料展示;

台式硬度计4台,便携式硬度计8台,金相试样切割机2台,金相显微镜8台,电子万能试验机1台,电子拉力试验机1台,相关资料书籍40套等。

2

零部件测绘一体化教室

①通用量具用实训;②精密量具实验;③形位公差检测实验; 

游标尺、千分尺、深度尺各六把,正弦规两个,跳动检测仪一台,表面粗糙度仪一台,相关资料书籍30套等。

3

UGCAD一体化教室

①二维CAD软件操作实训;②三维CAD软件操作实训;

装有UG软件电脑16台等。

4

机械结构设计一体化教室

①机械原理实验;②机械零件设计实训;③机构实物展示;④技资料查询。

典型机构模型15件,相关资料书籍40套,电脑16台等。

5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室

①机械零件工艺设计实训;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安装绘图及二维三维编程软件电桌椅(15台套),资料柜(3个)、典零件工艺资料常见工装、量具、检具等

6

产品质量检测及分析一体化教室

①机械零件检测②技资料查询

常温线旁三坐标2台,齿轮测量机1台,高度仪3个,粗糙度检测仪3台,偏摆仪3台

7

手动加工一体化教室

①手动加工工艺知识学习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钻床1台,可装夹平口钳1个、相关专业手册和参考书15套。

8

普通机床加工一体化教室

①普通加工工艺学习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普通车床、普通铣床、钻床磨床各1台,相关专业手册和参考书15套。

9

数控机床加工一体化教室

①手工编程、CAM、数控加工加工工艺;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加工中心机床、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各1台,可传输电脑16台、相关专业手册和参考书15套。

 

2.培训模块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手动加工实训室

工实训

钳工台(30工位);台钻3台

2

普通车削实训室

普通车削实训

C6140床及附件(11套)

3

普通铣削实训室

普通铣削实

普通及附件(11台套)

4

、磨实训室

削实训;磨削实训

臂钻床及附件(5台;平面磨床及附件(3台外圆磨床及附件(2台

5

数控加工实训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数控电加工实训

XK714控铣床及附件(5套);数控线切割及附件(5套)

6

模具制作实训室

模具加工与调试

 

 

3.企业培训及顶岗课程学条件

序号

场地名称

功能

设备、台套基本配置要求

1

培训教

理论教学

多媒体学设备(1套“投影、幕布、移动白板、环绕音响”桌椅(31);料柜(3个)、工装量检具工作台、空调、培训师办公设备 14.5m*8m

2

艺设计

①机械零件工艺设计实训;②刀具、物展示;③技资料查询

桌椅(31台套);资料柜(3个)、典零件工艺资料常见工装、量具、检具等、绘图及二维三维编程软件、网络的相关设备及系统保护卡、空调 8.8m*6m*2间

3

作岛

产品交付的设计制、调试

个工作岛、钳工区、量站、场讨论区

4

产现场

预就业实习

 

 

4.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设备保障情况

1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装配线

2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冷轧生产线

3

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装配线

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汽车装配线、数控机床

5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总装线、数控机床

6

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装配线、焊装线

7

柳州高华机械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专机

8

柳州商泰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装配线、焊装线

9

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装配线、焊装线

10

广西卷烟总厂柳州分厂

卷烟包装线、自动化仓库、工业机器人

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汽车总装线、装配线

12

鸿准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数控加工中心、冲压机、油压机

13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装配线、焊装线、数控机床

14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数控加工中心、冲压机、油压机

15

南宁铁路局

数控机床、装配线

16

柳州市一阳科技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冲压机

17

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装卸车装配线

18

柳州市强实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线

19

耐世特汽车系统(柳州)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系统生产线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

专业群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并重”的原则,初步形成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两个维度包括教育教学活动的四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数控技术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的第一、二课堂分别由四类课程、八大训练模块构成;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第一、二课堂凸显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需求,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表1数控技术专业“二维”课程体系表

     内容

 形式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基本素质教育体系

1.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类课程

◎职业素质类课程

◎身心健康类课程

◎应用基础类课程

2.素质教育选修课

◎思想道德类课程

◎职业素质类课程

◎身心健康类课程

◎应用基础类课程

◎职业道德训练模块  ◎心理素质教育模块

◎核心能力训练模块  ◎身体素质教育模块

◎就业创业训练模块  ◎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创新教育训练模块  ◎实践综合训练模块

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1.专业课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群

◎加工工艺与工装与编程课程群

◎机床维护与维修课程群

◎综合实践课程群

2.专业选修课

◎数控加工技术提升课程

◎生产线维护课程

◎机床维护类课程

◎设计开发类课程

1. 职业技能竞赛

机械零部件制作大赛

◎三维建模技能大赛

◎机械创新设计技能竞赛

2.专业社会实践

◎企业参观

◎企业文化讲座

◎生产技术讲座

3. 创新创业教育

◎就业与创业讲座

◎科技讲座

◎创新讲座

◎创新工作室活动

 

201905240900325834.Png

图1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表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201905240900324112.Png

图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表3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201905240900325127.Png



图3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课程资源建设清单

 

一、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址:

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163.html

201905291537534845.Png

二、校级网络课程:

http://lzzy.fanya.chaoxing.com/portal/schoolCourseInfo/department?departmentId=2262492

机电工程系:265门课

201905291537538809.Png

201905291537538069.Png

三、领域课程

领域课程名称

课标

学生工作页

进度表

课件或授课用文档

佐证

材料

职业能力测试标准

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1.零部件技术测绘与出图

一套

 

 

 

2.手动加工零部件

一套

 

 

 

3.用普通机床加工零部件

一套

 

 

 

4.机械零部件正向设计

一套

 

 

 

5.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

一套

 

 

 

6.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一套

 

 

 

7.简单电气线路安装调试

一套

 

 

 

8.电气液系统组建

一套

 

 

 

9.机床拆装与维护

一套

 

 

 

10.数控机床诊断维修

一套

 

 

 

11.一阶段职业能力测试

 

 

 

 

 

1套

1套

12.二阶段职业能力测试

 

 

 

 

 

1套

1套

13.公司三级安全教育

 

 

 

 

 

 

14.企业文化

 

 

 

 

 

 

15.公司5S

 

 

 

 

 

 

16.生产体系

 

 

 

 

 

 

17.机床保养

 

 

 

 

 

 

18.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开发实践

 

 

 

 

 

 

19.企业生产工装设计实践

 

 

 

 

 

 

20.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21.设备维修

 

 

 

 

 

 

22.生产组织与管理

 

 

 

 

 

 

23.顶岗实习

 

 

 

 

 

 

 

终审:教务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