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白遮百丑”说起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俗语有云“一白遮百丑”,意指皮肤白可以把脸上其他的缺点遮盖掉。且不论这是否夸大了“白”的作用,这句俗语却予以人们这样的启迪:诸多矛盾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去。但有些人,肤浅的理解了表层意思,于是照葫芦画瓢——肤白能遮人丑,那么墙白也能遮“村”丑。
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在整治前,人居环境非常恶劣,房屋拥挤,道路狭窄,公厕、路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缺失。2018年9月,因为村庄整治整体工作进展缓慢郜台乡受到了批评。当地党委政府不顾路灯没安,断头路没修的现实困境,急功近利大搞面子工程,浪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将村子外围的墙统一刷白,远远望去,一片簇新,煞是好看。
墙白了,村“丑”犹在,当地党委政府掩人耳目之举,最终被严肃问责并通报批评。“刷白墙”折射出一个现实问题——部门责任心缺失,存在功利主义,办事重面子胜过重“里子”,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显绩,工作不扎实,不务实,不精细。“一白遮百丑”,殊不知这百丑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痛点难点,才是实实在在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这种功利主义投射在环保领域,最“出名”的莫若被编进央视春晚小品段子的“喷绿漆”现象。这种现象有着大量的真实案例:广东省深圳市某村为伪装绿化,用涂绿漆的方式把秃山变“绿山”,当地政府声称是错误理解了上级部门要求,以为可以如此达到快速“复绿”效果;山东新泰市某矿业公司为应付环保检查、蒙蔽卫星监测,将破坏的山体大面积涂上绿漆……这些绿漆不仅没法像真正的绿植一样,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反而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如此“绿化”除了给执政者创造短期政绩,对当地的环保建设百害而无一利。
扶贫领域亦不乏类似现象。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分管扶贫和农业,兼任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全省的扶贫日常工作均由他主持。可冯新柱认为“扶贫出力不讨好,难出政绩,懒得管,不想管”。这样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行,对当地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出现“虚报脱贫进度、贫困人口退出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帮扶工作不扎实” 等多方面问题。
功利主义必然催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的好决策、好部署就无法真正落实。如果任由这种功利主义、面子工程盛行,“三大攻坚战”将是一句空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只是海市蜃楼。
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干实绩,出实效。各地党委政府要铲除“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功利土壤,切实扛起责任,敢于揪住“百丑”啃硬骨头。相关绩效考核部门要优化考核标准,在考核中练就火眼金睛,更多兼顾百姓的“口碑”。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监督的再监督”部门,则要切实履行好监督首责,主动作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切勿被“一白”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监督检查背后的“百丑”是否已解决。(南宁市纪委监委 唐文君)
编辑:林贵宏
用户登录